密集开展高层互动
香港《星岛日报》网站9月5日发表题为“北京进入‘国庆外交季’”的文章称,刚刚送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北京又在9月6日迎来第12次访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央高层近期将展开一系列密集外事活动,北京进入“国庆外交季”。
自2005年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默克尔已到访中国11次,此次访华亦被视为“常态”,但其背景却不同寻常。关于她“提前下台”的揣测频现。与此同时,面对美国接连的“退群”行为和关税威胁,德国在诸多领域都需要中国的支援与合作。一直秉承总体对华友好态度的默克尔,料将仔细思量其“政治遗产”。
从中方来看,同样作为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外汇储备大国的中德间,已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贸合作,而是上升到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塑造新型国际关系的新高度。
从历史维度来看,德国总体政策稳定性相对较高,内外政策延续性可期。料想北京将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诸国关心的领域进一步展现开放势态,与德国在政治互信、贸易投资和安全等领域达成新共识。
此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9月4日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按照往年惯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也在秋季举行。
除了深化大国交往,北京也没有忘记第三世界的老朋友。作为习近平的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正在对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进行正式访问。
消息人士透露,随着新中国国庆日的临近,蒙古国、匈牙利、波兰等第一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将和中方共同举办一系列活动庆祝建交70周年。
夯实中俄广泛合作
据俄新社9月5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中国对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指出俄中地缘政治利益相互契合。
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普京指出:“我非常高兴,第一,中国伙伴是地区经济的最大投资者;第二,最主要的是,我们不只口头谈论彼此地缘政治利益相契合,还着手从事具体的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果,我们展望前景并自信前行。”
普京提到了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向,“我们在夯实国际安全架构及体系方面积极工作,我们在军事领域开展合作,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协调立场”。
胡春华说,双方均十分重视俄对华农产品出口,认为这样的合作大有可为。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在东方经济沦坛期间表示,在美中贸易对抗的背景下,俄罗斯看到了俄中合资企业增多的潜力。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与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又侠会谈时表示,俄中关系正在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防领域的关系也是如此。
今年中俄庆祝建交70周年,绍伊古强调,“中国是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关键战略伙伴。”
张又侠表示,近年来两国军事合作处于高水平,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他说,去年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军的“东方-2018”大规模演习;今年7月,中俄在东海和日本海上空实施了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他还提到了两军举行联合海上演习和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情况。
深化中朝传统友谊
朝鲜国家媒体9月5日报道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平壤进行3天访问后回国。
王毅9月4日晚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此前他在平壤会见了朝鲜外务相李勇浩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副委员长李洙墉。
据朝中社报道,王毅在与李洙墉会见时表示支持金正恩提出的战略路线和目标。
李洙墉强调,有必要进一步发展两国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通过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使这种关系在两国建交70周年之际迈上新台阶。
王毅的访问促使人们猜测金正恩可能很快将访问中国,作为对习近平6月访问平壤的回访。
王毅此访正值朝核问题谈判长期陷入僵局,而朝鲜加大对美国的批评力度之际。
王毅表示,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传统友谊,历经70年的风云变幻和考验,已经成为双方的共同财富,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维护、巩固和发展好中朝传统友谊,推进两国务领域友好合作。 (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