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焦点
抹杀苏联二战贡献,美国忙了70年
-
⊙作者 金点强 丁雨晴
“美国篡改历史,我们不能原谅!”近日,围绕纪念二战欧洲胜利日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俄罗斯国内对美国政要几乎不提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甚至还暗示“苏联和纳粹德国一样对二战爆发负有罪责”的言论强烈不满,认为美国既“自恋”又“变态”。回顾历史,美苏二战期间也曾“并肩战斗”,但从冷战开始,美国70多年来一直试图颠覆苏联二战贡献甚至诋毁苏联:过去是影视作品、历史书籍当撒手锏,现在是美国总统推特和白宫网站粉墨登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本是美俄弥合分歧的一个好机会,但“美国政治家们在故意隐瞒历史”的做法又加深了彼此的裂痕。
美多管齐下:电影、研讨会、史书
反法西斯战争曾让美苏构建起友谊,但随后的意识形态之争很快让“友谊的巨轮变为倾覆的小船”。1943年到1945年,美国好莱坞曾推出多部苏联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基本上都是颂扬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甚至不乏歌颂斯大林的内容,有的电影还得到过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授意。对苏联在二战中的地位,美国以及盟国当时都是高度承认的。随着冷战开启,美国政府认识到意识形态对抗的重要性,逐渐开始以隐蔽的方式,围绕二战话题大做文章。1948年,美国搜集战时缴获的德国外交部文件,汇编成《1939年至1945年苏联-纳粹关系文件集》,将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相关内容公之于众。对美国公布的德国二战文件,苏联予以否认,并发动相关舆论攻势予以反击。当时,国际社会的共识还是法西斯战争胜利,苏联做出很巨大的牺牲。但堡垒更容易从内部攻破,随着赫鲁晓夫开始揭批斯大林,1957年苏联成立专门机构编写卫国战争史,内容包括“斯大林错误评估战前军事政治形势,导致出现重大战略误判,使苏联在面对德国突袭时损失惨重”,同时揭露“斯大林战前对军队各级干部血腥清洗,导致苏军战斗力急剧跌落”。对苏联的这些新举措,美国自然是乐见其成。此后,在《冷战:一部新历史》等美国历史学者的著作中,苏联人所说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一般都被称为“苏德战争”或“东方战争”。美国历史学者的努力,受到美国政府“高度肯定”。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老布什总统的一位高级外交政策官员与一名历史学家调侃道:“你们历史学家要有麻烦了,你们要向将来的美国人解释为什么我们在45年的时间里把冷战想得如此恐怖。”1978年,苏联陆军少校特工维克托·列尊叛逃,化名维克托·苏沃洛夫后开始写关于苏联的文章。1988年,这名苏联前特工在法国出版《破冰船》一书,书中推断说:“苏联帮希特勒上台,又利用德国扩张意图促使二战爆发,而苏联及斯大林的目的就是将希特勒作为实现世界革命的‘破冰船’。”该书以及1994年出版的续作《M日》在俄罗斯、德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引起轰动。这种前特工的个人臆测,原本就不太靠谱,但1995年1月,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特拉维夫大学卡明斯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竟然邀请美国、以色列、俄罗斯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35名学者,就苏沃洛夫的观点开会研讨,并在会后出版论文集。冷战结束,转眼进入21世纪。美国更可以轻松凭借全球化的媒体以及社交媒体,宣传美国视角的二战史观,以此打压俄罗斯。据德国《南德意志报》近日报道,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等欧盟成员国都在该问题上“追随美国”。俄追悔莫及:国家历史不容亵渎美国抹杀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甚至歪曲历史诋毁苏联,令俄罗斯各界十分气愤。“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批美国近日发表的二战言论是对历史的亵渎,并将主要胜利者的桂冠戴到美国头上。俄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专家莫罗佐夫表示,美国人的这种自恋方式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美国正试图强加给欧洲人一种意识,让他们感到应对美国感恩戴德,并对美国履行道义和政治义务。俄罗斯军事历史学会理事米亚科夫认为美国此举是针对俄罗斯发动信息战的一部分,他提出疑问:“1945年时为什么没有西方政治家怀疑苏联红军为战胜纳粹德国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因此,目前美国歪曲历史事实的企图是可憎的。”俄议员采科夫表示:“在我看来,美国社会的整个精英层都在仇恨俄罗斯,这令人震惊。正是这种仇恨引发这种材料出现在白宫的网页上。”俄军事专家巴拉涅茨表示,这些年来,意识形态领域也在围绕二战历史展开博弈,但美国从来未像今年这样采取这种变态的形式来抹杀苏联的作用。俄经济大学政治系主任科什金表示,美国篡改二战历史,否认或诋毁苏联二战贡献的举动,违反了国际道德准则,偏离了国际交往的底线,甚至会影响到全球战略互信和稳定。俄罗斯也在自我反思。有俄罗斯人感慨:“回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会令人感到我们仿佛掉进了一个悲痛的世界:百般挖苦自己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俄《论据与事实》周报5月8日刊文说,现在美国妄言“苏联在战胜纳粹德国上并未做出决定性贡献”,这是因为苏联输掉了冷战,从而让自己失去了这一成果。文章认为,1992年6月17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美国国会讲话时宣布,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已经崩溃,他在长达20分钟的演讲中确实想取悦美国议员,也完全放弃了苏联二战胜利者的身份。上世纪90年代,俄政府将老兵视为不可靠的因素,是变革的反对者。一些俄媒甚至宣称,二战中苏联元帅都是“屠夫”,苏联甚至被视为侵略者。直到2000年初,俄政府对二战胜利的态度才开始改变。此后,在俄罗斯篡改历史行为被制止,并且开始对西方国家篡改历史的行为进行反击,但为时已晚,在东欧和前苏联的大多数国家,西方这一洗脑活动已经持续了30年。“虚构的二战”和“选择性遗忘”“美国打破了禁忌。”德国洪堡大学历史学者卡斯滕·扬克多夫告诉记者,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一直凸显盟军在打击纳粹德国时的贡献。不过,由于当时德国处于分裂,加上华约组织强大等原因,西方并没有跨过否认苏联贡献这一“红线”。他认为,美国现在试图将苏联二战贡献边缘化的做法有很强的政治考虑,既针对俄罗斯内政,也是为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因为二战胜利的历史可以凝聚多民族的俄罗斯,也是可以展示俄罗斯与欧洲团结的一大主题。英国《独立报》近日也刊文称,美国不仅无视苏联贡献,同时还忽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等国在二战期间的贡献,这表明特朗普和白宫认同的是二战修正主义历史观。有英国网民说,二战期间,美苏士兵牺牲的比例是1∶80。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曾在《地狱:1939-1945年的世界》中写道,“苏联红军才是摧毁纳粹主义的主要引擎,这是西方盟友的运气”。美国不乏尊重历史的声音。2019年6月,美国“人民世界”网刊文称,“我们不应将苏联撇在我们的盟国西欧登陆日(D-Day)的历史之外”,每年纪念诺曼底登陆时,欧美国家很少向苏联英雄致敬。文章还表示,“大多数美国人都以为外国历史学家而非美国历史学家在歪曲历史。”美国波士顿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安德鲁·巴塞维奇也撰文说,“特朗普和很多美国媒体相互仇视,但二者正联手篡改二战历史,并选择性遗忘。”他提到盟军诺曼底登陆前,160余个德国师都被苏联牵制在东部前线,这相当于第三帝国2/3以上的武装力量。美国加州历史教师萨克斯认为,早在D-Day发生一年前,纳粹德国的败局就已注定,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都认为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才是真正的二战转折点,但美国的很多历史书籍几乎没有或只是粗略提及这场史诗般的战役。美国《时代》周刊5月8日评论说,75年前的那场“实体战役”已伴随纳粹德国的投降而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已结束,具体表现为:近年来在欧洲上台的一批右翼民族主义领导人正就相关历史发动一场口水战;一个“虚构的二战”正在成形,其中美国的叙事经常将其冷战敌对国家苏联的作用完全抹去……文章还说,美国战后的态度还导致其掩盖二战中的一些非正义行为,如美军内部的种族隔离等。还有美国舆论认为,篡改历史就是扭曲现在,制造国际社会的混乱。(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