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董存瑞的那一瞬

  • ■ 高燕飞

        每年的5月25日,是英雄董存瑞牺牲的日子。趁着五一节小长假,我无论如何,要来祭拜一下心中的英雄,要在他“辉煌化金星”的原点,感受他惊心动魄的“那一瞬”,感受我们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慷慨赴死的壮烈,以了却我自小就渴望去历史现场祭拜董存瑞的心愿。

        说走就走。天还未亮,我和妻子就驾车一路北上,直指隆化。虽绕行了一段冤枉路,才驶进隆化、驶进了战火纷飞的1948年5月。
        沿着伊逊河北行,过了苔山大桥,我们拐进了由一条东西走向沟渠的南侧小路,来到了一个挂有“董存瑞烈士牺牲地”标牌的院落门口。
        停好车,我站到了这灰墙包裹着的院落里,心,一下沉重了。紧靠院落北墙,有一段东北-西南走向的河沟,沟上横跨着一座桥,桥的两端连着圆形碉堡。桥栏墙上,涂画着4个蓝白色、圆形的国民党狗牙徽标,徽标中心洞露着狰狞的机枪射孔——这是在原址原样复建的国民党军桥型暗堡,这就是七十多年前企图阻挡我解放大军解放隆化的最后堡垒,这就是英雄董存瑞舍身一爆的历史现场。
        那惊天动地的挺身托举炸药的身影;那令人热血贲张的“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呐喊,曾经,就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这里啊……
        今天的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但庆幸的是这段旧河沟还在,七十多年前炸塌了的桥,又被复建,保留住了勇士化为金星的确切爆点,留住了这壮烈的历史标记,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血性和壮举的瞻仰之地。
        来吧!我跳进了那段旧河沟,站在了桥下,一下子就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5月25日。站在英雄托举炸药包的地点,你能体验到当年董存瑞的激情,甚至是董存瑞急切的呼吸和心跳;你能感受到董存瑞的生死一瞬——仿佛,我就是他!桥上仍然吐着罪恶火舌,桥外不远处的战友们正投来急切的目光!“我”仰头一看,心头一震:坏了!那光滑的桥基,哪有可放炸药之处啊!
        耳边枪声大作、硝烟弥漫,总攻倒计时的指针,正在滴答归零!满头大汗的“我”,竭力用冲锋枪铁托,狠砸这顽固混凝土石砌桥基,但不行!嘣起的,只是火星和碎渣!那边,负责掩护的郅顺义,边与桥堡敌枪对射着,边急切地大喊着什么……
        怎么办?怎么办!凶险的一瞬,根本不容多想,战前已经做好献身准备:为了穷苦人不再受苦,为了苦难的中国挺身站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哪怕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这一瞬,真的就逼上来了。听,总攻的冲锋号声已经响起;看,多少战友纷纷跳出掩体,开始勇猛冲锋,但又在头顶桥上那罪恶机枪喷射中,纷纷倒下!
        巨大的悲愤、急切的烈火,烧得“我”怒目外冲、凸筋暴胀、热血翻腾!千钧一发时刻的“我”,托举起炸药包,顶住桥身,毅然拉着了导火索,在嗤嗤燃烧的火焰中,面冲战友、颤抖全身、拼尽全力,喊出了人生最后的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
        一个惊雷炸响,地裂天崩!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僵在了与董存瑞一样的姿势,挺着胸,向上擎着手臂…… “燕飞,别动”!一旁的妻子深知我的情绪,她也含着泪,抢拍着我的留念。
        啊,董存瑞,我儿时就崇拜的英雄,一直激励着我长大,今天啊,我终于有机会来看您来了,真是感慨万分!我有温馨的小家,我们的祖国也强大了起来,一切敌人都不再敢小瞧了我们!而您呢?七十多年前的“那一瞬”,您毅然粉身碎骨殉信仰,化作了五星红旗的经纬,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
        离开桥堡遗址,我们开车来到不远处的英雄广场停车。我拿着当年参战老战士手绘的战场示意图,对比着这里的位置。南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处,很明显,这儿就是当年董存瑞和郅顺义跳出掩体出发的阵地,又是一处真实的历史现场!
        七十年多前就是在这儿,在目睹董存瑞以肉身为支架,炸掉了横亘在胜利道路上最后火力点后,郅顺义和一群战友双泪冲天地跃出掩体,扫射残敌,拼命地呼喊着董存瑞最后的呼喊:为了新中国,前进!前进!
        ……
        胜利了!枪炮声终于平息了。郅顺义和其他战友,不顾一切冲到桥堡废墟旁,他们边哭边挖,好像要把董存瑞从死神那儿抢回来,可崩着血花的残酷现实,诠释着什么叫粉身碎骨、什么叫为国捐躯、什么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收回遐想,我和妻子走进寂静的董存瑞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雕梁画栋牌楼上,峻刻着毛主席遒劲的大字:死难烈士万岁!
        再向北一进,是董存瑞顶天立地的一尊高大铜像,栩栩如生!同样的姿势,来一张留念,妻子顺势又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再向北二进,耸立的是一柱刻有朱德总司令为董存瑞题词的纪念塔:“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陵园最深处,就是英雄董存瑞烈士的陵墓了。说起来真的让人心碎:陵墓中,根本没有烈士的遗骨或遗物,没有找到啊!19岁的年轻生命,真的是“勇士辉煌化金星”啊!董存瑞的棺材中,静躺着的,是用红绸包裹着一段名贵楠木,上面雕刻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九个朱砂大字……
        我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悲壮,戴上红星帽,庄重地向烈士墓敬个军礼,然后与妻子绕着圆形墓冢走一圈,以示哀悼。
        在墓冢北侧,有一扇冢门,门上竟然有几个不大的孔。透过孔洞往里看去,能看到里面正中灵台上,静静摆放着一口盖着红旗的棺材,四周都是花圈……
        在烈士陵园,我们还参观了董存瑞纪念馆。这里收藏着一个年轻共产党人凝固了的壮丽的人生时光。
        走进纪念馆,看到了大幅的董存瑞真人照片,这张照片还有着一段故事——
        河北省丰宁县城北30公里外的黄旗镇,一个普通农民韩定发的家,和所有北方农家一样,墙上挂着嵌满家庭成员照片的镜框。在镜框密密麻麻的照片中间,竟然有一张一位年轻战士的1寸照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英雄董存瑞。原来,1948年春,韩定发到董存瑞所在的六连当炊事员,外号“上士”,与董存瑞成了要好的朋友。1948年4月部队离开朝阳时,韩定发被调到担架队,董存瑞亲手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了他。一个多月后,董存瑞壮烈牺牲。1954年,韩定发复员,就把这张照片带回了家乡,一直镶在自家亲人的镜框里。
        我摘下帽子,站在英雄董存瑞大幅照片前,与我的偶像合了个影。
        纪念馆里有董存瑞参军前穿过的草鞋,用过的农具,当儿童团长的红缨枪;有他参军后用过的马步枪和冲锋枪,还有他上战场后英勇杀敌、徒手夺来的机枪。  
        纪念馆的每一件展品、文字和图片,都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董存瑞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人民英雄的历程和心路,它告诉我们,董存瑞的那种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向前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来自于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铁打的信念!
        在这里,我知道了,董存瑞所在部队,就是后来的东野11纵。1948年5月隆化战斗后,11纵马上挺进东北,与我父亲和岳父所在的东野4纵一道,打响了影响解放战争进程的“塔山阻击战”。
        妻子说:“小时候不懂事,听董存瑞的故事,只感到那就是众多战斗故事中的一个……可是,今天,今天亲自来到英雄牺牲的地方,亲自看到英雄没有尸骨陵墓,真的和小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就感到心像被蛰了一样的痛,整个灵魂真的被深深地震撼!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今天”,董存瑞牺牲时才19岁啊,唉!
        我们俩往前走。忽然,我们看见了一个放着一堆旧砖石的玻璃展柜,细看说明,心,一下又紧缩起来,泪水又在抑制不住地上涌:这正是七十多年前的5月25日,解放隆化战斗胜利后,战友们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处的废墟瓦砾中挖出的溅着血肉碎砖块啊!
        毛爷爷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是啊,七十多年前董存瑞托举炸药、视死如归、呼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的那一瞬,已经定格为中国革命史上最闪耀的一个特写镜头,史诗般深深烙在了人们心里,成为中华民族一段自豪的回忆……
        凭吊、祭拜、参观,都结束了。擦了擦泪水,驶上了返京的路。我们一段时间谁也不说话,随着滚滚向前的车轮,静静地听着车载音响传出雄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