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瑞冬 雍黎 盛利
中国旅加大熊猫
受疫情影响将提前回国
加拿大卡尔加里动物园当地时间5月12日宣布,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租借给加拿大的大熊猫“大毛”和“二顺”近期将提前与加拿大民众告别。
该动物园尚未公布大熊猫回国的具体日期,但这比它们原计划的离加时间提前了将近三年。
动物园表示,在过去两个月中,疫情对运输业的冲击导致大熊猫所食竹子的供应线被破坏。国际航班大幅减少,使鲜竹运输遭遇诸多挑战,竹子质量也受到影响。园方作出了持续努力,但相关变数和影响已超过园方掌控能力。同时园方意识到,当地仍有第二波疫情的风险,鲜竹供应链继续面临挑战。
卡尔加里动物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克莱芒·兰瑟表示,对于这对熊猫而言,最安全的地方是竹子丰富且易于获取的地方。园方不得不作出“非常困难的决定”。
来自成都的雄性大熊猫“大毛”和重庆雌性大熊猫“二顺”于2013年3月赴加拿大,原本旅居10年。它们先在多伦多生活5年。其间,“二顺”借助人工授精技术于2015年10月13日生下龙凤双胞胎“加盼盼” “加悦悦”。这是首对在加拿大成功孕育出生的熊猫幼仔。2018年3月,4只大熊猫迁居卡尔加里,这令该动物园的访客人数迎来破纪录的增长。
卡尔加里动物园表示,其员工、志愿者、捐助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将怀念这对大熊猫。
因为“吃”已有熊猫提前回国
这不是第一次熊猫因为吃的问题提前回国了。
201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暖暖”,就曾因为吃的问题被提前“退货”成为网红。“暖暖”父母为中国租借给马来西亚的两只大熊猫:“兴兴”和“靓靓”。“暖暖”爱吃从中国进口的新鲜竹子,每年开支超过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天一万元以上。因为实在承担不起“暖暖”的养育费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提前一年将“暖暖”送回中国成都。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00只成年大熊猫和120只小熊猫,每天需要约1.5万斤竹笋和1.2万斤竹子,不过这其中大多数是大熊猫吃了。如果把2.4万斤竹子捆成200斤1捆,规范摆放,需要3辆5吨以上大货车运送,堆起来接近200立方米,加上竹笋,大熊猫每天的口粮,需要至少5个45尺的标准集装箱才能装完。也就是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些熊猫们每天的口粮能装满5个集装箱。
目前,以圈养大熊猫种群为基础,促进野生种群复壮的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工作正稳步开展。(据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