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警机怎样抵挡隐身战斗机

  • 马岩

        面对隐身战机,生存能力会成为预警机的短板吗?对于这个问题,危险绝对是大大的,但生存能力会否成短板,就得看预警机自个有啥新招了。
    单机绝对没活路
        如果单独把预警机拎出来的话,不管面对的是隐身战机还是非隐身战机,它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都挺难的。
        目标那么大,飞行速度又慢,机动性也差,还没有自卫武器。不开雷达的话,也许还能默默装作一架人畜无害的运输机,但只要后背上的雷达一开机,在电磁空间中就如同十五的月亮一般。更何况,作为一座空中指挥所,预警机的乘客中不乏各军兵种指挥员甚至高级将领。如此高价值的目标摆在那,敌人要是不派几个攻击波丢几十枚导弹过来,简直就是对预警机的侮辱。
        隐身战机入役后,预警机的麻烦就更大了。以E-3预警机为例,对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为5平方米的非隐身飞机,其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对于RCS不足0.01平方米的隐身飞机,其探测距离将缩短为80千米。如果对方以1.5马赫巡航,那留给预警机的反应时间只有不足3分钟。
        不过,照这么分析,甭说预警机,目标更大、同样没什么自卫能力的航母,早就没有活路了。
        其实,真实的作战绝不是以一件装备论短长,而是整个体系的对抗。作为这个体系中的关键节点,预警机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体系对抗方法多
        首先,既然知道自己是块肥肉,就别使劲往人嘴边凑。预警机能生存首要的一点,就是呆在安全的空域内巡航,不到处乱跑。面对来袭的非隐身战机,预警机可以从容地远程指挥护航战机前去迎击。
        对于隐身战机威胁,可以采用与己方地面雷达或舰队防空圈协同组网的办法。
        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让战机实现全频段隐身,比如针对一些波长更长的雷达。我国在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就曾展示了多款UHF频段雷达,可以发现隐身飞机。地面、舰载雷达发现隐身战机的踪迹后,可以通过数据链与预警机实现态势共享,从而使其反应时间更为充足。
        同时,隐身飞机的RCS与雷达探测角度有很大关系,往往正面的RCS值最小,其它方向的隐身性能则会打折扣。因此,还可以采用地面、舰艇、多架预警机协同组网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探测来袭目标,相互填补探测盲区。而且地面和舰艇的防空火力网,能为预警机提供多重保护,提高对隐身突防目标的拦截概率。
        此外,电子支援与电子干扰手段也能为预警机提供另一维度的保护屏障。在美军的模拟对抗中,不具备隐身能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曾凭借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将F-22击败,足以证明电子战手段在对抗隐身威胁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预警机的生存力并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其作为指挥节点能够利用和调动的作战资源的实力如何。想要让预警机高枕无忧,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为其撑腰是不行的。(据《兵器知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