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两会特别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透露起草细节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2日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起草历时长,四十多年少见
黄守宏介绍,起草和修改工作在李克强同志的指导下进行,召开了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一次全体会议研究,社会各界和网民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特别疫情发生以后,对经济走势怎么看,经济发展目标怎么定、宏观政策怎么定,大家发表了意见和看法。起草组特别关注社会各界尤其是网民的反映,从近期收集的信息看,大家重点关注就业、医疗住房、收入、消费和市场主体等,我们还组织专人搜集各大网站建言专栏的网络意见,提供有关方面研究政策时参考。黄守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历时长,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少见的,听到的各方建议也比较多,并不断对报告进行修改。报告改了多少稿已经说不清了,几乎每天都在改,因为形势在变化,国际疫情形势在变化,国内外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不用说一个月比一个月,就是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回应社会关切,报告在不断修改。”报告留着充分的余地和后手《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有关情况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幅短,但留着充分的余地和后手。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都是很艰难的过程,尤其是今年,经历时间长,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春节前写的一稿和最终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内容可以看到,往年报告约1.95万字左右、2万字以内,今年约1.04万字,减了一半。由于篇幅有限,很多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没有体现,比如医疗卫生领域中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公立医院改革等都舍弃掉了。但没有写到的同样重要,不是不写就不做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三段式”结构较多,包括工作回顾、总体思路、工作部署,今年改为“拉条子”的形式,为了缩减篇幅,同时也突出重点。报告几经修改,很多内容都是重新起草。“往年报告回顾当年成绩后,会介绍我们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没有纳入这部分,回顾工作这部分内容也非常简要。”黄守宏表示,很多新政策也没有写进去,政府工作报告按照程序经过人代会批准后,国务院会分解目标任务,包括一些需要写但没有写的政策,也会纳入具体措施中,下一步会从一系列具体政策里找到很多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基于当前形势,基于初步对国内外疫情走势判断做出的,一旦发生超出预期的变化,政策会相应完善。出台政策要“瞻前顾后”,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也要考虑可持续性。“我们应对危机的子弹没有打光,留着充分的余地和后手。”黄守宏说。为何没有提出经济增速目标?孙国君表示,按照惯例,政府工作报告每年要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历史上也有没提过的情况。今年为什么没有提出具体目标?最大的因素就是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全年增速的大致区间。一是全球疫情走势不确定性,全球感染者已经超过500万人,谁都无法预知疫情走势,以及是否会出现反复。这个问题无法判断,也就无法判断围绕疫情的管控措施如何调整。二是世界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较大负增长,很多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衰退程度不亚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如果提出具体目标,可能和实际执行的情况出现很大出入,影响工作中的着力点。不定目标不意味任由下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具体增长目标。孙国君表示,不提目标不意味着不重视经济增长,不意味着任由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从当前来说,有两个方面,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稳就业和脱贫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撑。孙国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步要实施的政策,比如财政政策主要用于稳就业、保民生,金融政策主要是保市场,就业和社保政策重点是兜住民生底线。相信随着政策落地,经济会逐步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基本盘是不会有问题的,民生也不会有问题。扩内需终极目标是改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针对今年扩内需举措指出,今年扩大内需,含义比以往更丰富,不是简单的需求不足,扩大内需一定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后,需要产业供给体系同步提升。扩大内需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也是国际社会的机会。孙国君还表示,如果仅为扩内需而扩内需,就失去了意义,终极目标是改善民生,要围绕民生做文章。稳就业就是保民生孙国君介绍,就业成为报告的高频词,39次讲到就业可以说是首次。黄守宏表示,稳就业是今年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成就所在,稳住就业就保住了基本民生。失业的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尽管中国作出最大努力,但是失业率还可能会略有增加,失业人数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对此报告提出,加强失业保障,参保人员应保尽保。中国有没有能力稳就业?黄守宏说,中国失业保险结余还有4600亿元,另有2万多亿元战略储备。此外国有资产不断充实社保基金。针对出现失业保障缺口的个别困难地区,每年提高中央调剂比例。“我们有能力把失业保障兜住,苦日子是暂时的。”外商看好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针对“外资撤出论”表示,中国整体发展水平在提高,各个阶段每个国家比较优势有差异,有转出也有转进。孙国君表示,全球化一定要看大势,全球化一定是给每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福祉的。中国政府一直坚定不移支持全球化进程,过程中出现一些磕磕绊绊是难免的,不能因此改变对大方向的判断。例如1月份外资受疫情影响,4月又有较好的增长。数据显示,七成以上大型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愿意继续在中国投资,认为中国市场是值得长期战略性投资的市场。孙国君说,中国有市场优势,形成了全球唯一、人类最全的配套体系,中国是唯一41大类产业全覆盖的国家,每年经济增量占全球30%,需求上中国市场还在扩大,任何人都可以看好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也在采取更大的开放举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说,企业家最知道往哪里去、往哪里投,事实表明中国引进外资在全球来看速度快、比重高,今年同样如此,说明外商看好中国,其他人说三道四没关系。(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