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流行“老”市长

  • ⊙作者 林让             

        如果你问一个法国人:“一个人年岁大了,但体力还行,还想再发挥点余热,那他该去干点什么呢?”法国人想一想,可能会说:“他可以去当市长。”什么?去当市长?没听错吧?法国人会很认真地对你说:“没听错,真的不是开玩笑。”因为,在法国有许多高龄市长,70开外的很正常,80以外的也不稀罕。比方说,梅斯市的让-玛丽·娄什市长今年81岁;马尔提格斯市的保罗·隆巴尔市长82岁;弗孔杜开罗市的阿瑟·利什利市长88 岁……
        岁数都这么大了还能当市长?这就是由法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在法国,市长有两种当法。一种是实干型,要抓经济、搞建设、抓治安。这种市长大多是有政治野心的,需要干出政绩来好向上爬。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和希拉克在没当总统之前当市长时,都是这么干的。而另一种是名誉型,虽在其位却不谋其政,那些抓经济、搞建设的事情都放手交给手下的助理(顾问)去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有那么多的政治家,一看履历,都是当助理(顾问)出身。比方说,当初跟萨科齐竞选总统的女候选人塞格莱娜·罗雅尔,就曾给密特朗总统当过6年顾问。不熟悉法国政治的人会以为“那级别太低了”,其实不然,在法国,助理(顾问)才是真正去亲历亲为做事的人。如果从“做事”的角度来看,助理(顾问)远比他们的领导重要得多和有能力得多。
        工作都交给助理(顾问)了,市长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干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是名誉型的市长也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比方说,新人结婚需要市长主婚;慈善募捐需要市长致辞;公司开业、大楼奠基,需要市长主持剪彩仪式……名誉型市长就是专门热心于干这些事情的。他们没有政治野心,只想造福乡里,图个邻里和睦,人情温暖。而且做这些事情,年龄越大越显优势。越是白发苍苍,看上去就越德高望重。
        整天就干这些事,不怕别人来抢他的位子吗?不怕,他们会拉选票,而且拉票的效果很好。据说,萨科齐当年在讷伊市当市长时,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是这么夸奖新娘的美貌的:“愿用市长的位置交换新郎的位置。”这话让人非常受用。新郎当场就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市长大人的手一时哽咽难语。不用说,以后不管选什么,他们一家人的票肯定都是萨科齐的了。
        而且为了能守住位子,“老”市长还另有几大法宝。
        第一,用好年轻人。城市管理,抓经济、搞建设才是根本,只有这个做好了,才能从根本上不给对手觑觎市长宝座的机会。而要搞好城市建设,当然是精力越旺盛越好。所以市长可以是老的,但助理(顾问)却是越年轻越好。利什利市长换过好几任助理,他现在的助理(顾问)都已经是他最早那批助理(顾问)孙辈的人了。老市长经常会跟年轻人讲起他们祖辈或父辈当年的一些趣事逸闻,倒也其乐融融。
        第二,会“劝进”。每次市长6年任期将满的时候,“老”市长身边就会有人出来发起一个民意调查,问选民“是否还希望老市长再干下去”。结果可想而知:“选民需要他!”没办法,为了公众利益,“老”市长只能做出牺牲,为选民再操劳一个任期。
        第三,选好接班人。明确地告诉竞争对手“即使我不当市长了,也轮不到你”。虽然“老”市长在指定接班人时都说过,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当市长,以后就要看接班人的了,但究竟哪一次才算最后一次,还得看老人家自己的心情。
        所以,如果下次你在法国人的婚礼上,看到一位身批红、白、蓝三色肩带的市长大人在亲自主婚,你不必惊讶,以为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很可能这位市长整天干的就是这个。(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