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东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5月27日发表题为“不,疫情不会使工作从中国回来”的文章称,在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理念中,最为核心的是使工作回流。特朗普当选总统之时曾承诺,“我们将把工作岗位带回来”。
三年多后,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场大流行病造成10万美国人死亡,并摧毁了比大萧条时期以来任何时候都多的美国工作岗位——特朗普政府终于相信机会来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5月早些时候表示,冠状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破坏,让美国企业别无选择,只能“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同样,商务部长罗斯曾在1月份——当疫情似乎仍局限于中国时——表示,它将“有助于加快就业回流北美”。
美国政府在贸易方面的标志性行动——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跟中国打贸易战——都有迫使美国企业将生产迁回美国的考虑。自2018年1月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3.1%上升到近20%。
但是,这些努力是否像特朗普和他的人所希望的那样奏效呢?抛开“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破坏性后果不谈,这种努力存在两大缺陷。第一,贸易战和新冠疫情,不太可能迫使企业将制造业大规模迁回美国。第二,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即便企业回流也不太可能为美国人带来所承诺的高薪工作。
贸易战打了三年,关税本应已经迫使许多美国公司从中国转移生产。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公司因疫情而急于将业务迁回美国。疫情暴发之前,很多企业已经在重新配置供应链,试图逃避关税负担,但他们几乎没有将生产迁回美国。最全面的数据显示,贸易战的赢家似乎是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从数据看,并不存在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的趋势。
简而言之,虽然一些制造业可能会因为疫情而回流美国,但就业率的增加可能充其量是轻微的。而且这一切都不会改变美国工人的生活。(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