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海登岛:“新型伞兵战车”如何发威

  • 黄国志

        据报道,解放军空降兵某部5月列装了一批“新型伞兵战车”。这是解放军十多年前列装ZBD-03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后,再一次列装具备较强野战攻防能力的空降战车。那么,这款装备究竟能在渡海登岛作战中发挥多大作用呢?
    航展曾经露面
        “新型伞兵战车”的原型车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就在室外展区展出过,跟静展的那架运-20摆在一起。当时的展板介绍非常简单,只有一句“4x4空降装甲车”。
        在参展样车的火力配备上,这台“4x4空降装甲车”基本上沿用了ZBD-03型伞兵战车的炮塔与火力配系,以一门20毫米机关炮作为主要直射火器。该机关炮系上世纪90年代伴随BMP-3型步战车炮塔同步引进的2A72型30毫米机关炮的国产化版本,全炮零件仅349个,整备质量84千克,射速400发/分,配备有第二代扰动式火控,带微型火控计算机,火炮体积较小、动作可靠、精度不错。
        而在配用弹种上,该型30毫米机关炮除了配备高爆燃烧弹、高爆曳光弹、曳光穿甲弹等弹种,还特地配备有钨合金弹芯的稳定脱壳穿甲弹,发射初速高达1100米/秒。
        除了一门30毫米机关炮,该型号炮塔和ZBD-03一样,也配备了一具AFT-07D型第二代改进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导轨,具备打穿早期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装甲的性能。
    火力配置减弱
        等到真正装备部队的时候,“新型伞兵战车”与珠海航展上的原型车比“简配”了。
        一是把附加装甲给取消了,全车均未安装陶瓷附加装甲,只有更显单薄的基甲。虽然有消息称附加装甲可以随后加装,但是从公开画面上看,并未在车体上发现用于安装附加装甲的螺栓、锚固等结构件。
        二是火力缩水,原本配备在车顶上的、与ZBD-03型伞兵战车的炮塔有一定承继关系的炮塔被取消,当然30毫米机关炮和AFT-07D反坦克导弹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挺QJC-88型12.7毫米车载机枪。
        有分析称,在“火力”与“机动”加“载员能力”的取舍间,新一代空降战车选择放弃了本来就不是很靠谱、可以说有点薄弱的车载火器,改为重视机动性与载员能力,从战术角度上讲,也无可厚非。当然,现在只是第一批服役,未来车载火力也是可以变化的。
    正确打开方式
        “新型伞兵战车”虽然在装甲和火力上搞了“简配”,但其他方面有不少亮点,比如其观瞄系统相比珠海航展上的原型车,就变成了“高配”,由简易的昼夜观察镜升格成了一具相当先进、具备独立红外成像通道的车长周视镜。这意味着该型战车在放弃了部分火力与防护性能后,强调的应当是战术机动性能与敌后侦察、态势感知能力。
        因此,在渡海登岛作战中,“新型伞兵战车”完全可以凭借其较强的战场态势感知性能,再辅以较强的战术通讯与信息化性能,承担起有效的战场侦察、火力引导、中继通讯等更重要的战术任务。毕竟,靠步兵战车去跟对方打对攻,其结果是难以想像的。但是,“新型伞兵战车”如果绕过对手的正面,在对方密布的乡间小道上窜来窜去,靠观瞄系统“报点”,引导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实施战术遮断,无疑更能发挥出作战效率。
        虽然以“新型伞兵战车”的防护与火力,无法对抗正经的重装部队,但对方的重装部队肯定是填不满战线的,大量的战役地幅要靠只装备有悍马车和重机枪、摩托化行军甚至徒步行军的步兵旅乃至后备旅填满,对付这些训练不足、火力薄弱、没啥反装甲力量的对手,有个装甲车相比没有装甲车,优势也是极其明显的。(据《知识博览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