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终坚持双向奉献宗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 ■ 戴伟国 林琳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既是人口大县,也是驻军大县。双拥工作在上世纪30年代就播撒下优良传统的种子。该县石榴镇车本村(闽粤边特委旧址所在地)更是有着“闽南井冈山”的美誉。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始终全力保障部队提高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令该县呈现出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先后获得“福建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以及“省级双拥模范县”七连冠等荣誉。
    凝心聚力营造新氛围
        2018年12月27日,漳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双拥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成立,标志着漳浦双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立当天,县委、县政府就提出要求,要按照新时期军事斗争变革的要求,在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上谋发展,在提升应急动员能力上见成效,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县双拥办成立后继续组织每年一次以双拥征兵、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新兵入伍欢送,老兵退役欢迎,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送喜报,为现役和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送春联、贴年画、挂光荣灯。春节和八一期间,该县四套班子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都要参加“双拥”走访慰问。全县上下都把双拥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广泛宣传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
    保障有力追求新作为
        在漳浦,双拥无淡季,支持双拥、参与双拥已成为人们一种习惯,这是漳浦双拥工作长期以来追求卓越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漳浦把保障部队建设、保障现役军人生活、保障退役军人“后路”作为双拥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牢。2016年以来,先后为多支部队在驻训、提供场地和协调物资等工作上圆满地做好了保障工作。在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980多万元支持部队开展的各项工作。
        “让驻军官兵满意、退役军人满意、优抚对象满意、人民群众满意,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漳浦县双拥办主任说道。2016年以来,漳浦县先后将41名军转干部全部安排在党政机关,200名符合政府安置工作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乡镇及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工作。
    攻坚克难铸就新篇章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驻浦部队子弟兵非常珍惜人民的深情厚谊,视漳浦为故乡,爱人民如父母。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之余,全力支援地方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政爱民的华彩乐章。
        近年来,驻浦部队共出动兵力1200人次,投入到抢险救灾、复工复产等急难险重工作中;部队官兵先后捐资捐物7万余元,帮扶13户贫困家庭,让4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为第二故乡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面前,漳浦驻军积极防疫,全力配合指挥部工作。各乡镇退役军人踊跃报名,970余名退役军人投身防控一线,努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军民团结双拥结硕果
        漳浦军地双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全心全意为驻地人民群众服务”的双向奉献宗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双拥工作和谐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2017年以来,官兵们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国防训练、普及国防知识的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当地先后有漳浦八一希望小学等六所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
        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漳浦县投入400多万元,建立和修缮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和皮定均将军陵园等7个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以及一个国防教育试点学校,全方位构建了双拥文化教育平台。特别是投入350万元修缮石榴镇车本村闽粤边特委(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的措施,让峥嵘岁月在今天大放光彩。
        巍巍梁山不老,悠悠鹿水长流。漳浦县双拥工作将继续迈好“新时代的步伐”,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