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8日报道称,英国正在一定程度上认真反思对华关系。
此次新冠疫情期间,现实已经无数次恳请我们,在对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时“别犯傻”。面对中国,“别犯傻”意味着明白英国已经与中国建立起重要的经济联系,我们承受不起让这种经济联系受到威胁。“别犯傻”也意味着认识到英中关系给予了我们影响力和谋求更广泛目标的平台。我们需要能够承受重压的英中关系,让我们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未来传染病大流行等共同事业上与中国合作,同时在意见不一的问题上挑战中国政府。
中国已经在英国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去年英国对华售出了价值258亿英镑(1英镑约合9元人民币)的商品,占英国总出口的7%以上,是2012年对华出口水平的两倍多。
英国服务业的对华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英国银行、学校和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机会将继续增加。
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为英国大学创造了重要收入,新冠大流行暴发前,中国游客规模迅速增长。英国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十分广泛——《小猪佩奇》成为现象级儿童动画片,足球迷则密切关注着英超赛程。过去几年,大英博物馆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等文化产业在中国大获成功。
出口方面的成功使我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正在缩小。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博柏利服装公司到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各家英国企业都依靠中国的需求蓬勃发展。
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英国投资超过440亿英镑——是中国在欧洲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德国的两倍多。
有人危言耸听,警告说中国正在窃取英国的专业技术,但这些投资往往有助于创造或保护英国的就业岗位。中国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帮助保留了3000个就业岗位,就是一个例证。
很多分析忽略了中国崛起带给英国的好处:不仅英国消费者能够买到更廉价的商品,英国公司开拓巨大的新市场,我们也有机会赢得14亿人对英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喜爱与认同。如果现在我们远离中国,我们的竞争对手会十分乐意填补空缺,在就业和软实力方面赚得盆满钵满。
当新冠大流行逐步消退、危机结束后,中国对全球的未来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