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立军 张韶华
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的本年度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终于在6月24日举行了。实际上,莫斯科选择这一天阅兵并非心血来潮,因为75年前的同一个日子,苏联举行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大阅兵,“作为胜利者的后代,我们在这一天举行阅兵,是向老战士的伟大功勋、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深深致敬。”俄国防部机关报《红星报》如是说。
一月之内 准备就绪
1945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也就是纳粹德国投降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举行苏联所有方面军和所有兵种代表参加的特别阅兵,庆祝伟大胜利,可此前的5月13日,德军最后一个拒绝投降的部队集群才在捷克斯洛伐克被歼灭。5月24日,苏军总参谋部提交特别阅兵方案,斯大林原则同意,但不接受方案里的两个月准备时间,“阅兵必须一个月后按时举行!”军令如山,这一天,列宁格勒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到第四方面军司令员都接到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关于特别阅兵的命令,要求各方面军各组建一个混成团参阅。按计划,参阅主体是十个方面军混成团和一个海军混成团,外加军事学院进修学员、军事学校学员和莫斯科卫戍区。
接令后,各方面军都当成重大政治任务,挑选参阅人员不仅看战斗表现和军事素养,还要看身高和年龄,像攻克柏林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要求身高不低于176厘米、年龄不得超过30岁。到5月底,各混成团均组建完毕,但人数已从规定的1059人升至1465人,备用的10人数量不变,并确定各混成团的负责人,清一色是少将甚至中将,规格高得令人惊讶!
6月10日前,运输参阅官兵的专列全部抵达莫斯科,其中有元帅24名、将军249名、校级以下军官2536名,列兵和军士31116名。
雨中受阅 照样威武
阅兵开始15分钟前,天上落下雨点,转瞬间变成豪雨。可刚告别战争的老百姓情绪激动,依然要一睹子弟兵的风采。10时整,受斯大林委托担任阅兵首长的朱可夫元帅骑着白马健步来到红场,他在阅兵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陪同下检阅受阅部队。
阅兵分列式拉开序幕,各混成团按照战时自己所在的方面军从北到南的战线位置依次入场,殿后的是海军混成团。战争期间最先进的坦克方队、自行火炮方队也现身红场,将武器展示推向高潮。
在大雨的洗礼下,胜利大阅兵持续两个小时。深夜时分,雨已停歇,鸣放节日礼炮时间到,两万枚礼花弹飞入夜空,把莫斯科映照得五彩斑斓。
魔鬼之旗 付之一炬
胜利者拥有骄傲与自豪的权利和资格,胜利大阅兵自然少不了展示俯首称臣者战利品的环节。为了筹备阅兵,苏军总参谋部命令近900面纳粹旗帜从柏林、德累斯顿运到莫斯科,再从中挑出200面。阅兵当天,苏军把它们用敞篷卡车拉到红场,交给专门负责展示这些战利品的“大力士”阅兵连战士手上。阅兵行进中,战士们在鼓手们急促的鼓声伴奏下,充满厌恶地将这些旗帜抛到台面上。
首先被扔的是希特勒的元首旗,其次是卖国投敌的“俄罗斯解放军”军旗,其余的按规矩依次进行。这当口,观礼台上爆发出雷鸣般的鼓掌声。抛掷纳粹旗帜的举动神圣无比,表明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迷梦彻底破灭,苏联人民证明自己的优势所在。大阅兵结束后,这个木板台面连同抛到上面的所有敌旗都付之一炬。
2000年,即1945年胜利大阅兵55周年前夕,俄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1945年6月24日胜利大阅兵》展览,总统普京在致观众的信中说:“我们不能忘记这次大阅兵。缅怀历史是俄罗斯迎接有尊严的未来的保障。我们应从前线将士这一代继承最主要的品质:胜利的习惯。这一习惯在今天的和平生活里依旧非常需要。它能帮助当今一代建设强大、稳定和繁荣的俄罗斯。我坚信,伟大胜利的信念在新世纪也将佑护祖国。”(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