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又借“钓鱼岛问题”挑衅中国

  • ■ 蒋丰 刘军国 邢晓婧 

        “日方通过所谓‘更名议案’,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挑衅,是非法的、无效的,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针对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会6月22日通过议案,将钓鱼岛(日本称为‘尖阁诸岛’)的“行政区划”名称由“登野城”改为“登野城尖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做出上述回应,并表示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提出这项议案的石垣市长中山义隆声称,更名只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在学者和媒体看来,这一充满挑衅意味的举动不可能没有政治目的。日本共同社6月22日称,更名之举意在“牵制中国”,可能将造成区域局势紧张升级。
    “没有政治意图”?
        石垣市议会6月22日通过的所谓“更名”议案将在10月1日生效。据共同社6月22日报道,6月9日,中山义隆将这项议案提交给市议会,当地政界人士称,“加上‘尖阁’是为了防止与石垣岛市街区地名登野城相混淆引起的行政手续事务性差错”。6月15日,中山在推特上称,更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并非要宣示主权”。6月22日议案通过后,他再次对媒体声称:“没有政治意图。”但2018年6月,石垣市议会通过一项要求更改市行政区名称的决议,其中提到,“‘尖阁诸岛’是日本领土,是石垣市的行政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日本政治评论家本泽二郎6月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更名的真正目的在于“释放政治信号”。石垣市想通过这种方式强调对钓鱼岛的“所有权”,显示其“拥有变更行政区划名称的权力”。
        日本《产经新闻》认为,石垣此举与中国海警船连日来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航行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修改“尖阁诸岛”所属的行政区名,对于明确日本的实质支配是有意义的。报道称,截至6月22日,日方连续70天在钓鱼岛附近发现中国公务船。日本时事通讯社认为,中国有意加强对钓鱼岛的管控能力。报道还称,石垣市议会内部有声音反对修改钓鱼岛的“行政区划”名称,认为这将导致与大陆、台湾关系恶化。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赵立坚6月22日表示,中方对日方有关行径坚决反对。
    民进党当局被批
    “遇到日本就卑躬屈膝”
        石垣市更改钓鱼岛“行政区划”名称在台湾也引发强烈反响。在岛内,钓鱼岛(台湾称为钓鱼台)的管辖权属于宜兰头城镇。6月22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应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据台北“中央社”报道,宜兰县长林姿妙6月22日强调,“守护主权、护渔权态度不变”。6月11日,宜兰县议会通过把钓鱼岛正式改名“头城钓鱼台”的临时动议案,林姿妙呼吁当局同意改名。台湾联合新闻网22日称,提出上述动议案的宜兰县议员蔡文益表示,计划在23日成立“守护头城钓鱼台”办公室。他说,最近想要出海保钓的人非常多,情绪比8年前更高涨,出海时间暂定为7月7日。
        但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显得不痛不痒。台“外交部”声称对更名“概不承认”,但并未提出具体措施。6月22日下午,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举行记者会,批评蔡英文对日方更名动作默不作声,称驻日代表谢长廷只敢对日方表达关切,不敢表达抗议,这根本是相互矛盾、逻辑错乱。
        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6月2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民进党当局应以强硬态度回应日本对钓鱼岛的做法。台湾《中国时报》评论说,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护主权、爱台湾”的口号似乎只是选票提款机,一遇到美国、日本,态度就大转弯,显示出一副做做样子、急着息事宁人的态度。
    再推“更名”议案的背后
        针对石垣市将钓鱼岛“行政区划”更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6月2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地方行政长官经议会表决后采取的行动,“作为中央政府不应对此发表评论”。他同时声称:“在应对新冠病毒扩散方面,特别需要包括日中两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进行紧密合作。为了不对这种合作产生影响,我们将继续要求中方对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台湾《联合报》6月22日评论文章说,更名一事是日本右翼政治人物有计划性的操作手法。今年适逢中日关系和解年,这引发自民党内部一些右翼人士的强烈反弹,因此钓鱼岛问题就被端上台面。中山义隆是日本右翼团体的“大将”,他选择在此时重启“更名”提案,被解读为以主权争议触动中日敏感神经,破坏两国和解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则认为,此事并非石垣市地方政府的单独行为,“这背后应该有日本中央政府的授意”。他对记者分析说,与中国在两国关系向好时管控分歧不同,日本善于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打持久战”,抓准时机就要“搞点事情”。
        为何要在此时挑起事端?黄大慧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内部看,由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心腹接连爆出丑闻等,安倍政权的支持率持续走低,按照以往经验,在领土问题上展示出强硬的一面,比较容易重获民众支持;从外部看,当前中国在处理与西方国家的事务上面临较大压力,加上两岸关系紧张,难以联合保钓,因此日本想在此时“钻空子”。另外,美国始终关注钓鱼岛局势,在钓鱼岛“搞事情”有利于日本在美国面前“凸显自身价值”。
        “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直接把中日关系推向谷底,可见这个问题是两国关系的‘火药桶’,没有任何回旋余地。”黄大慧说,中日关系在2018年才“重回正轨”,日本应该珍惜这样的缓和趋势。
        日本资深媒体人村田信彦在接受采访时,将石垣市的做法形容为“危险的挑衅行为”。他说,希望日本相关政界人士能冷静下来,积极思考,多做有利于亚洲和平与稳定的事情。(据《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