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真情播撒乌江沿岸

  • ■ 严鹏 张璐

        六月的乌江,流水淙淙,两岸,树木葱茏。
        位于乌江沿岸的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杨坪村,离县城110公里,进村的公路山高路远坡陡,来回一趟需8小时。
        村民肖云清,靠种植烤烟、花椒,打了个经济翻身仗,小孩能在漂亮的村小杨坪村小学读书,再也不会因嫌小学教学条件差,为小孩转学发愁。“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一切还多亏了解放军呢!”肖云清说。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军分区主动融入到驻地扶贫工作中,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学生助学、改善学校教学条件上下足了功夫。位于沿河县大坪村的杨坪小学,多年来,学校教学条件跟不上,难解决,为帮助学校改善教学环境,贵州省铜仁军分区资助10万元,帮助杨坪小学改善教学条件。解决了心头烦心事,肖云清将一股子拼劲全用在发家致富上,满怀自信地说:“今年有信心将家庭经济年收入增加到5万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该军分区以“助学兴教”为重心,经济脱贫为重任,俯下身子专剖群众难事,挺起身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杨坪、大坪两个村,是铜仁军分区的两个定点帮扶联系村,铜仁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极度贫困村。刚开始,大家因路太远、村太穷,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闹情绪,怕群众富不起来,在驻地砸了解放军的招牌。军分区党委班子坚决勇挑重任,专挑重担,办难事,解难题,“路远一点不用怕,敢啃硬骨头,打硬仗,这是军人的一贯作风。”军分区政委费光明说。
        一直以来,小孩上学是村民一块心病,村小条件跟不上。这两年,群众利用山地优势,政策的扶持,铜仁军分区的帮扶,群众通过种植烤烟、花椒、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增了收,富了腰包,可苦了孩子,想把小孩送到县城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去,可家庭要致富,腾不出多余的劳动力,到县城专门照顾小孩上学,肖云清两口子就是活生生的事例。身为武常委的费光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次到该村调研,进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不让烦心事成了群众致富的绊脚石,当场承若,帮助群众解决小孩上学难题!
        经军分区党委会研究决定,拿出10万元援助杨坪小学购买教学办公设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食堂改造,10.3万元帮助大坪村烤烟产业项目修建了烤烟房。笔者现场看到新翻修的杨坪小学换了容颜,新购置的空调、冷藏柜、课桌、投影仪等食用教学设备有序安装到位,迎接开学到来。看到崭新的校园,功能齐全的教学条件,舒适的校园环境,肖云清两口子兴奋不已,再不用为娃娃读书苦恼了!该校校长郭勇表示,要办好学校教育,培养好学生,让学生家长放心安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解放军的恩情!
        今年,杨坪村在种植烤烟致富的同时,种植了金刺梨2991亩,花椒136亩,覆盖贫困户182户884人。
        得知邻村的大坪村,今年种植烤烟120多亩,因烤烟房破旧,烟农担心烤烟房不能正常使用着急!军分区拿出10.3万元,帮助大坪村烤烟产业项目新建了存储室,完善基础设施和购买烤烟房辅助设施。2019年,在军分区和该县地方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大坪村发展了蜜蜂养殖产业建设项目,投入移民项目转型资金30万元,养殖中蜂200桶,集体经济分红3.6万元/年,覆盖贫困户均分红350元/年。“百姓富,生态美”奋力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
        该军分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发扬铜仁红色革命老区精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抒写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