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海外
美外宣新掌门大搞“清洗”背后
-
⊙作者 肖岩 张梦旭
如何向世界讲好“美国故事”,美国政府正为此苦恼。今年6月,美国监管外宣媒体的国际媒体署迎来新“掌门”迈克尔·帕克,伴随他的上任,该部门下属的“美国之音”等机构领导层经历了一场“大清洗”,直到现在仍在持续。与帕克关系密切的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对媒体直言,“帕克是去清理门户的”。为了谁?自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白宫曾批评“美国之音” “花美国纳税人的钱,却为中国宣传”,但谁会相信“美国之音”为中国宣传?分析认为,特朗普是想借机掌控宣传机器,公器私用。眼下,这波人事地震已引发极大争议,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拜登甚至承诺一旦当选就解雇帕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际媒体署下属机构多为冷战遗物,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就在这几天,帕克毫不掩饰地宣称:“中国将是美国对外广播的重中之重。”
这名制片人导演的“大洗牌”仍在继续
“尽管面临来自共和、民主两党人士的激烈批评,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新负责人依然在推进对‘美国之音’和其他国际广播媒体的变革。”据美联社12日报道,在美国,不少人担心美国外宣机构的信誉和向世界传播“客观”新闻的能力受到损害,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该领域进行长期以来需要的变革的重要契机。6月初,迈克尔·帕克获美国国会确认出任USAGM首席执行官。在正式上任前一天,即6月17日,帕克宣布解雇所辖“自由欧洲电台”等五个机构的“一把手”。美媒称之为“周三夜大清洗”。此前两天,USAGM直属的“美国之音”台长和副台长辞职。“美国之音”一位资深记者告诉记者,目前该台由临时台长负责,整个管理层及采编队伍如履薄冰。帕克的最新动作是于7月8日撤去“自由亚洲电台”执行编辑BayFang的职位,前不久,这名华裔女性刚丢掉台长职位。此外,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已有10名“美国之音”的外国记者被告知签证不能更新,另有在USAGM下辖机构工作的数十人可能无法延长签证。这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将暂停允许外国人在美临时工作的某些签证有关,该政策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帮助美国人就业。不过,这衍生出一个“尴尬”问题——这些记者持续报道自己国家的负面新闻,一旦他们被迫回国,处境可能会很艰难,有美国媒体对此表示担忧。与此同时,帕克不断补充新人。他坚持让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的好友杰弗里·萨皮若进入领导层,执掌“古巴广播办公室”。他任命詹姆斯·迈尔斯为USAGM下属的“开放科技基金”临时首席执行官,美媒称此人在互联网自由界鲜为人知,而该基金的新董事会大都是特朗普政府官员。这些举动让帕克陷入争议。不过,他的另一“新政”则没有招致太多批评:7月9日,USAGM公开夸耀其移除位于华盛顿总部大楼的伊朗和朝鲜旗帜的举动。该机构公关部在推特上称,“对美国有敌意的政权的旗帜,不再在USAGM的大厅飘扬”。作为特朗普钦点之人,帕克与白宫关系密切。帕克将班农视作“导师”,而班农是美国近年所谓“另类右翼”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在观察人士看来,特朗普选择帕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改变USAGM的“独立机构”性质,使其从美国的外宣机构转变为总统的外宣机构。1954年出生的帕克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他最引人注意的职业经历是曾经制作了超过15部保守派纪录片。民主党人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他的提名。帕克早在2018年就被提名,但直到上个月才获通过,而为了让帕克的提名尽快获得确认,特朗普向参议院共和党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对此,帕克一面向参议院承诺将会同国会合作,并继续支持旗下各媒体的独立采编运作,一面大声喊冤:“我撤换了媒体所有领导层,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有,让组织有个全新的开始。我天真地以为这不会被视为‘政治猎巫’,结果呢?”美国对外宣传还有信誉可言吗
“特朗普是美国过去几任总统中跟媒体关系最糟糕的一位,他无法掌控和左右那些媒体,所以总是骂他们,并用推特理政。”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对记者说,“美国之音”等是官办媒体,他能够委派官员掌控,扭转对他不利的声音。袁征说,这些媒体主要是对外宣传,包括“自由欧洲电台”等都是冷战遗留的产物,它们传输的信息或多或少经过筛选,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对于美国国内则仅描述情况、做解释。即便如此,特朗普也不满意。他希望换上自己的人,让对外宣传中更多淡化对自己政府及政策的批评,对美国内外政策进行更多阐释、维护。“美国外宣媒体缓慢衰落”,奥地利《地平线》10日以此为题称,联系此前特朗普对“美国之音”等外宣媒体的指责,6月中旬USAGM发生的事情不足为奇,但其程度仍令人惊讶:美国外宣媒体的高级官员在一次真正的裁员狂欢中被解雇。有分析称,这反映出美国对外广播公司的困境。多年来,美国的外宣能力一直在下降。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国会放弃了对“美国之家”和在柏林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等的支持。帕克清洗领导层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意志,民主党感到震惊,但特朗普的前任们也曾批评美国外宣媒体的编辑方针,抱怨影响力缺乏。对于美国外宣机构的动荡,香港《亚洲周刊》的一篇专栏总结说,有关变动源自积怨已久的党派对立与政治理念斗争,但透过人事兴替来带动改革与决定政策,而非依据典章落实法治,这不就是在颠覆美国不断对国际社会所宣传之自由民主与法治理念?当媒体本身立足根基都被刨起时,此时对外宣传岂有任何信誉可言?“西方外宣衰退是一种趋势。”德国柏林国际政治学者奥利弗·福克斯对记者说,西方国家对外宣传有一个国际组织“DG7”,成员包括USAGM、“德国之声”、法国世界媒体集团、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日本NHK国际台、加拿大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国际电视台等。该组织声称每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亿受众,在全球具有重大的新闻影响力,其目标群体尤其针对所谓一些“受压制社会”的民众。奥利弗·福克斯说,这些成员现在都不好过,不管是欧洲的还是美国的,都在精简机构、裁员。全球国家收看、收听这些媒体节目的人越来越少,其提供的具有意识形态的新闻也不再有吸引力。从根本上来说,这说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力在下降。不过,袁征提醒说,班农认可的人,加上美国外宣媒体本身的性质,未来其政治色彩估计会更明晰化。现在中美关系不佳,美国有官员甚至赤裸裸地说中美之间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之争。未来美国方面会不会在外宣中有意识地加强割裂世界,用冷战思维报道和评论,值得我们警惕。过去丑闻太多,他想重叙“美国故事”
作为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对外新闻机构的监管者,USAGM主要负责“美国之音” “自由欧洲电台” “古巴广播办公室” “自由亚洲电台” “中东广播网”五大外宣媒体及所谓支持网络自由项目的“开放技术基金”的运作。它们的宗旨是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推广“民主自由”,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针对美国的对手国家开展舆论战。如今帕克上任,美国国内的质疑声达到空前高度,媒体直呼“这是要将USAGM变成班农掌舵的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的复制版”。但帕克反驳称,美国外宣出现过很多“丑闻”,他是为了调查问题,为USAGM找到出路。美媒称,帕克所指既包括财政疏漏,也有采编问题:2013年,他们发现,在6年时间投入2400万美元用于在古巴上空向当地人发射电视节目信号,实际上一直遭哈瓦那干扰。一年后审计发现,大量资金存在因私人关系而产生的不当使用问题。两年前,一个在古巴播放的节目称索罗斯是“犹太大富豪”,是对南美民主的威胁。据《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帕克还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话为自己辩解,后者在2013年曾说,美国外宣机构向世界传播声音的能力“已经名存实亡”。至于当下,该报道称,“特朗普走得更远,就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他指责‘美国之音’机械复制北京的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帕克近日接受《华盛顿时报》采访时,提出美国需要更加有力的对外新闻报道,以抗衡外国的虚假信息,推广美国的理念。他声称要更好地“公平呈现美国的思想和制度……讲述美国故事”,尤其是针对中国,因为美国“正受到来自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攻击”。(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