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互联网巨头靠霸权搞“双标”

  • 沈逸(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近日,随着中国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脸谱、推特、谷歌等西方互联网巨头,再度向全球展示了他们非常典型的“双重标准”:宣布暂停满足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数据请求。这些动向发生的背景,是2019年香港出现了危及国家安全的暴力活动,而这些活动与西方境外力量存在密切关联。显现,这些西方互联网巨头,站在了暴徒一边,对抗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努力。
        这种举动有着明确的渊源:从2010年开始,这些企业就非常明确地站在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边,积极配合美国政府推进的“互联网自由战略”,以单方面扩展美国主权管辖范围、挤压其他国家主权管辖为核心特征,谋求搭上美国巩固和强化网络空间单极霸权的便车,在全球范围构建“欧美企业具备单向行动优势”的新游戏规则。
        若将观察问题的时间尺度拉得更长,在香港问题上这种让人感到不适的双标操作,即单方面拒绝配合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举措,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一如若干世纪之前,与颠地、义律、巴麦尊、璞鼎查等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一样,就是将欧美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国家层面的全球实力扩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惜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谋求实现对超额利润的追求。
        从内生逻辑来看,自2010年开始,这批美国互联网巨头,基于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双重诉求,认为追随美国霸权的举措是明智的。
        从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据这些企业自身提供的“透明度报告”,可以发现,他们在选择性满足不同国家的信息获取以及内容删除要求。而满足度的高低,基本与和美国的关系亲疏成正比:核心是美国,其次是“五眼联盟”的其他四家;再其次是大西洋伙伴关系成员;以此类推。
        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所处的垄断地位,是这些企业行为的基础,也是这些企业配合美西方国家战略,对抗中国捍卫国家安全正常努力的关键。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尽管提出了相当多的高科技概念,但拿谷歌来说,到2019年,广告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初宣布撤离中国大陆时虽然打出了互联网自由的旗号,但真实的商业考虑是将近7000个左右中小网站上的非法成人广告在中国互联网内容清理行动中被禁止,导致谷歌公司的广告收益受到影响。
        通过双标手法赚取政治声望,依托美国霸权的护航谋求法外行动的自由,凭借最小限度限制的内容传播广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一个基本的套路。这种套路决定了这些企业在面对非西方国家内容管制时双重标准的必然性。(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