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将用战略轰炸机实施新“战略威慑”

  • 李杰

        2020年2月、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美境内迅速蔓延以来,美国海军越来越多的舰艇及舰上官兵“躺枪中招”。据美国媒体4月23日报道,此前美国海军共有40艘各型舰艇上有官兵被感染,占美海军现有舰艇总数约1/7(不排除还有内情未被披露)。更严重的是,亚太地区的4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罗斯福”号、“尼米兹”号、“里根”号和“卡尔·文森”号全部“趴窝”,历来作为全球部署、全球威慑、全球打击的这些核心力量失却,西太前沿海域出现巨大“真空”。
        可是,美军这几个月来大幅增派各种海军、空军的电子侦察机、反潜巡逻机,到我台海、南海地区上空,出现的频率和密度逐月增加。5月4日,美军2架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又窜至我国东海上空,并首次出现在台湾外围海空域。在美军疫情继续加重的情况下,美国不仅明显增加各种军机的频度,而且提升军机规格,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第一,B-1B战略轰炸机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机动性和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彰显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军事存在。尤其是在西太海域最前沿,美国最希望尽快能找到一两种能够“较好”替代航空母舰或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平台或大型武器,这成为当下美国“新冠疫情”不减情况下五角大楼决策者的首要目标。
        为此,3月份起,美国海军就与空军联手开始尝试用“多型飞机”替换“大中型水面战舰”的试验。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美军出动飞机中,以电子侦察机为主、反潜巡逻机为辅,展开对台海周边空域和南海海空域的11批次飞越、巡逻行动;4月份美国派出的空军电子侦察机数量有所增加,在上述区域内飞行的海空军飞机次数增至13批次。
        第二,想在疫情蔓延期间,继续为一些“台独”势力“撑腰打气”,同时完成各种侦察及战术任务。2017年12月美国公布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把中国定义为重要的“战略对手”以来,五角大楼就变本加厉地加大了挑衅、威慑和扼控中国的力度,不仅将其60%以上的兵力兵器部署与调整到印太地区,介入和参与西太地区事务的态度“更加积极”。
        多年来,美国极为频密地派出各型电子侦察机和反潜巡逻机对中国周边相关海空域,以及相关目标进行反复、过细的侦察监视,以最大限度掌握我各种情报、信息。不过,对于P-30反潜巡逻机,美除了日常让它干些“偷鸡摸狗”的脏活之外,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侦测在该地区水下的中国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的活动。因为在美太平洋舰队水面舰艇大面积“趴窝”之后,探测潜艇的任务只能交给美军飞机来完成了。此外,美军战机加大介入台海、南海海空域的活动,既企图给一些“台独”分子以信心,也想向南海周边某些国家表明,美军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放弃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影响。
        第三,试图向中国展示美国在关键地区具备维持“战略威慑”的决心与能力。美国军方十分明白:电子侦察机和反潜巡逻机根本无法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威慑”,原先驻扎在关岛的B-52H战略轰炸机又显老态。于是从美国本土调遣4架B-1B战略轰炸机前往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替代B-52H轰炸机。紧接着,5月4日B-1B战略轰炸机便飞临台海附近海空域。
        美军进行这番战略轰炸机机型的大调整,是因为B-1B不仅飞行速度快(B-1B最大飞行速度1.25马赫,而B-52H只有0.81马赫)、飞得更高,隐身方面也比B-52H要优。显然,五角大楼的决策者正尝试将B-1B战略轰炸机作为一种对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全新工具。(据《现代舰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