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化新内阁成形,谁才是普京的“接班人”

  • ■ 郝赫(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2020年1月,俄历新年刚过,俄罗斯政坛就掀起了更新的浪潮。
        在位8年的梅德韦杰夫内阁辞职。普京随即委任原税务总局局长米舒斯京出任新一届总理。1月22日,新的内阁班子得以任命并通过。
        1966年出生的米舒斯京,组建了一个明显年轻化的内阁班子。副总理由10名调整为9名,只保留了上届的3名,其中5位不满55岁;原来的22个部长调整为21个,更换了9个部长,这其中更是有6位不到45岁。新班子给向来以稳健为特征的俄罗斯政坛带来了新气象,但这是否意味着新老精英更迭的时代全面到来呢?这样的结论恐怕言之过早,俄罗斯目前高度固化的权力与利益格局决定了“总接班”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布局接班梯队
        当前活跃在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沿的新生代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老精英的“二代”,一是体系内“自发”的成长力量,还有一个来源则是有意培养的后备干部。
        最惹人注目、影响最直接的当属老精英“二代”群体。以被广泛认可的“普京密友圈”为例,安全领域的密友首推现任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其长子德·帕特鲁舍夫现年43岁,2018年至今担任俄农业部长,次子安德烈·帕特鲁舍夫则担任一大型油气集团的董事会主席;能源领域的首席密友谢钦,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其子小谢钦,1989年出生,已经全面掌控俄石油的海上开采项目;金融领域的密友格列夫,是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的总裁,他38岁的公子小格列夫,执掌的Brayne公司已经是风头最劲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还有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普京团队最核心的成员之一,次子小伊万诺夫25岁就升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副行长,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钻石生产商阿尔罗萨有限公司的总裁;联邦委员会(上院)主席马特维延科的儿子谢尔盖,也是俄罗斯著名的经济界人士,商业领域涵盖能源、地产开发、贸易、医药和电信等行业。
        凡此事例不胜枚举,老精英“二代”借助家庭的影响与荫庇获得政治经济资源在俄罗斯是公开现象,这一群体也自然成为了新生代精英中在目前局面下的领跑者。
        第二个群体是以现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等为代表的“自然”成长起来的政治新星。1972年出生的瓦伊诺44岁即就任总统办公厅主任,这在当时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总统办公厅号称俄罗斯政治系统运转的“大脑”,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因此,瓦伊诺虽然异常低调,但仍在政治影响力排行榜上长期占据第二的位置,其后才是总理、国防部长等人。同样出生在1972年的还有现任图拉州州长阿列克谢·久明。久明曾在总统安全局工作,负责普京的安全护卫,以其忠诚与业绩,一直累功至国防部副部长,被授予中将军衔,随后被任命到军工重镇——图拉州担任州长,以弥补地方与经济管理经验。如此受器重,又被如此精心培养锻炼,久明的政治前途被明显看好,一度传闻是接班普京的第三顺位人员。
        地方势力的代表性人物是科兹洛夫,现任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的部长。科兹洛夫1982年生人,是远东土著,2015年就成为了阿穆尔州的州长,现在更是担纲了俄罗斯战略发展重心的远东和北极开发与发展的重任,担子着实不轻,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机会与空间更广阔。从联邦到地方,在国家政治经济系统内,“自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精英总体上以低调为主要特征,但实力一直在不断壮大,这也符合政治生态新陈代谢的规律。
        除此之外,俄罗斯当局对于后备干部的有计划培养也造就了一股政治新势力。早在2008年末、2009年初,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就要求完成培养储备干部的计划,以为远期国家人才梯队建设未雨绸缪。
        2009年1月,由总统办公厅组织形成的方案是,储备干部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总统直属、联邦管理和地方管理,人员要求为各领域领军人物,年龄在25至50岁之间,其中提出了一个1211名候选人的名单直接提交给总统,并最终选出了一个“百人名单”,作为首批总统直属的后备干部培养人员,百人包括联邦机构的36人、地方联邦主体的23人、商业领域的31人和科教文卫领域的10人。
        此后,干部梯队建设计划被陆续推行,直至2019年1月,普京批准了最新的142人名单。作为第一批百人项目,12年过去后,已经有若干受惠者崭露头角。1月新上任的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979年出生的列舍特尼科夫当时在莫斯科市任职,被重点培养后,出任彼尔姆边疆区行政长官,在地方大员的履职经历中,列舍特尼科夫以其高效专业的口碑获得认可,这次出任经济发展部部长,将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命运转折。
        同样在这次内阁调整中出任部长的还有沙达耶夫,也是百人名单中的一员,也是1979年出生,此次担任了数字发展、通信与大众传媒部长。百人名单中涌现的重量级人物还有拉科娃等人,1976年生人的拉科娃现任莫斯科市副市长,深受市长索比亚宁的器重,被视作莫斯科的大总管。
        体制内的梯队系统是俄罗斯当局精心打造与维护的官僚骨干,无疑会成为俄未来政治领域的中坚力量。
    “接班人”尚未冒尖
        新生代精英的最突出特征是“蛰伏”,还远远没有形成权力与影响全面交接的态势。目前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核心圈子仍然是由老一代构成,是50后的天下,新生代的势力与影响力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首先体现在人员构成上,60后、70后在关键岗位上任职者凤毛麟角,俄罗斯当局最重要的支撑体系中,强力部门、能源部门中几乎没有新生代的涌现。随着普京在2024年继续连任的可能性得以确认,普京身边的重臣继续把控关键部门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新人短期内获得重要权力的景象很难看到。
        其次,新生代的构成特征是“技术官僚”而非政治家。即使是崭露头角的新一代官员,也都是以专业业务为立身基础,国家的干部储备计划,更是以专业性培养为主线,这导致了技术官员组成了新生代的主体,整个群体总体上不缺乏专业性,但缺乏政治家的视野与抱负。
        重要的是,新生代中难觅“接班人”。迄今为止,俄罗斯政坛还没发现新一代精英中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既有深刻的政治见识与理念,又有卓越的领导能力的“冒尖”者。没有“接班人”冒头,使得新生代暂时呈现不出凝聚力,从而有沦为“过渡一代”的可能。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多年固化下来的利益纠葛,除了普京在位能够保持暂时平衡外,其他变数都可能引发激烈矛盾冲突,这就在总体层面上限制了新生代迅速掌权的可能性。
        即使50后只维持到2030年的第一个任期,现在的这一代精英也丧失了年龄优势,成为“过渡”群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过,凡事皆有变数。(据《看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