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投笔从戎更加“从容”

  • 马高超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大学生兵员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却是,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入伍意愿弱、征集难度大。
         “近年来,虽然各级相继出台了减免学费、公务员考试以及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入伍,但对他们来说,退伍之后将何去何从,仍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刘辉清坦言,近年来,该市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一直在低位徘徊,去年就有两个县区仅1名大学生本科毕业生参军。“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有更明晰的政策支撑。”
        今年6月份滨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等7部门联合出台的一份关于结合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征集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入伍的文件。
        文件出台后不久,滨州市各县(市、区)结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征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入伍的公告也迅即发布。
        公告显示,全市共计征集120人,大学生预征对象在经过报名、体检政考、笔试面试、组织公示、审批定兵后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暂不办理正式聘用手续,待服义务兵期满正常退伍后,由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根据其在部队表现进行量化赋分,按照成绩高低确定选岗顺序,组织选岗。
        “这就意味着,只要他们在部队好好表现,退伍后即能实现就业。”刘辉清表示,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兵役征集质量,推动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退伍即就业”,军地可共赢。滨州市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李璇认为,让年轻人在工作前入伍锻炼,接受部队教育,有利于磨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意志品质,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笔者了解到,为激发大学生参军入伍热情,在滨州军地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去年,该市还出台了《滨州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大学生退役士兵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要求自2020年起,按照市直每年实际不低于年度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10%、县(市、区)不低于年度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公开招聘岗位数量15%的比例,制定当年度大学生退役士兵定向招聘计划。
        不少应征者表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让他们投笔从戎变得更加“从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