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仍被重视

  •     彭博社7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GDP反弹显示特朗普战略所忽视的中国韧性”的文章称,在新冠疫情将全球拖入深度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恢复增长是难得的亮点。与美国的对比再明显不过了——在美国,新病例不断增多提高了经济长期衰退的可能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4日发表题为“中国巩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的文章称,最近几周,中国迅速在香港实施新的国家安全法,这让一些外籍人士考虑离开香港,科技公司感到不安。然而,深深扎根于香港的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从过去10年中国举世瞩目的增长中获利。
        很多在香港雇用了数千名员工的欧美银行正试图扩大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美国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近来都获得了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可以拥有在内地建立证券业务的大多数股权,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进入这个长久垂涎的巨大市场。上个月,在香港拥有大量业务的两家英国大型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表达了对北京的香港政策的支持。此举与英国政府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出现多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以及新冠疫情,香港最近还是迎来了一波股票发售潮,其中许多股票是代表内地企业发行的,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投资银行也因此获得了巨额承销费用。香港基准股指回到了牛市区域,股票交易量也大幅飙升。
        回顾去年在香港发生的暴力活动和财产损失,太盟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单伟建在接受采访时称,他预计新安全法会在不损害香港法治的情况下,为香港带来稳定和更多外资。为赢得更多中国业务,欧美银行已经在招聘更多中国公民,以扩大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团队,比如投行和研究部门。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有很多在中国出生、在美国接受教育和培训、最终担任亚洲顶级管理职位的银行家。这种转变是渐进的——过去20年中,许多中国人前往美国和英国的顶尖大学攻读学位,然后在纽约和伦敦工作,之后返回亚洲。许多人在跨国公司得到晋升,成为高级职位竞争者。
        在港从事了10年招聘工作的约翰·马拉利估计,最近几年,在金融服务公司的销售、交易和研究等创收部门,至少有60%驻港职位要求雇员能讲普通话,以更好地为内地客户服务。(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