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拉俄反华是美政客空想

  •     塔斯社网站7月25日报道题为“专家称:美国没有迅速意识到促使俄中冲突毫无意义”的文章称,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德米特里·苏斯洛夫对塔斯社记者称,多数美国政治家坚信,加入反华联盟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而华盛顿不会很快认清这种立场是完全错误的。
    美对俄施压兼拉拢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认为,美国能够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在评论这一言论时苏斯洛夫指出,这个想法不足为奇,但无法实现。他对塔斯社说:“这不是个新想法,而且绝对实现不了,但美国人还是相信。特朗普刚上台时,非常多的政府代表在与俄专家的非正式对话中谈到,停止俄美对峙的主要条件正是俄加入美国领导的反华联盟,华盛顿有意在对抗中国上与俄合作。”
        苏斯洛夫指出,当特朗普试图在总统任期之初表现出建设性的对俄立场时,他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正是这些想法。
        苏斯洛夫表示,华盛顿的出发点是,俄中关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而同时向两国施压的政策会更快令莫斯科转向反对北京。这位专家指出,“适当地拉拢俄罗斯参与反华对抗,这一想法本身根植于美国的主流意识中,在大多数美国外交精英代表的意识中”。他解释说,美国政治家相信,他们的行为不会促使俄中团结,而是相反,有利于两国不和。
        苏斯洛夫还说:“他们认为,莫斯科自己必然会开始向西方寻求保护来防范北京。正因如此,美国奉行同时与俄中进行双重对抗的政策,并相信这一政策行之有效且必将成功。”他总结说:“这需要时间,一年不足以让美国人意识到并非如此,他们对俄中发生正面冲突的盘算是绝对错误的。届时他们将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 
    俄美对抗模式重现

        苏斯洛夫指出,当前中美矛盾加剧是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复制2014年后俄美的对抗模式。这位专家指出,“中国驻休斯敦和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关闭,这刚好在很大程度重现了2014年后俄美关系的经验,俄美对抗当中同样有外交战,当时同样关闭了领事馆,废除了签证,收紧签证发放政策。全面中美对抗正在形成。”在美国国内,整治秉持深思熟虑的对华立场的媒体从业者和专家的方式与此前对待俄罗斯时一模一样。

        苏斯洛夫解释说:“当时在美国媒体和学术界确实开始迫害不同政见者,并且持续至今。如今对待中国也是—样。俄美对抗爆发时,许多俄专家的签证失效,如今也不让中国人进入美国。”他指出,美国与中国的相互依赖程度要比与俄高很多,因此中美关系破裂得更加戏剧化。此外,华盛顿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这是中美关系白热化的原因所在。
    转移美国国内注意力
        苏斯洛夫还说,竞选之下特朗普挑起中美对抗新阶段,“白宫主人必须让对华冲突升级并对华更加强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美国经济状况不佳的罪责转嫁给中国,经济危机毁掉了特朗普主要的竞选王牌。”
        苏斯洛夫注意到,在反华问题上美国两党达成了共识:民主党不会批评特朗普强硬的对华措施。苏斯洛夫指出,即便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大选中获胜,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也不会改变。
        对特朗普而言,积极推动反华运动的必要性还在于,将反对者的注意力从一贯批评他的议题上转移开,这首先是与俄相关的议题。
        苏斯洛夫说:“对不同政见者的反华迫害越多,关于中国威胁美国公共安全和美国民主的谈论就越多,关于特朗普本人威胁美国民主的谈论自然就越少,美国总统在绝大多数民主党精英眼里依旧是‘俄罗斯的特工’。”
        苏斯洛夫总结说:“中美互相关闭领事馆一事将冲击两国商业关系和人文往来。这将令中美渐行渐远。这是对抗的自然结果。”
    离间中俄关系美国一厢情愿
        英国《金融时报》7月27日报道称,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美国眼中的最大对手。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从贸易到科技、军事的最大威胁。美国觉得,能与俄联手对付中国。
        目前为止,美俄合作尝试仅限于军控谈判。但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称,他相信美国能更灵活并找到中俄关系的“裂隙”。前五角大楼高官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称:“我们的目标应是确保中俄之间有很大空间。”
        但专家们认为,华盛顿可利用莫斯科来对付北京的想法太过天真。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近日表示,美国试图“挑起俄中之间的公开冲突……我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得逞的”。(据《参考消息》《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