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谜一般的日本“影子部队”

  •     日美之间曾有所谓的“核密约”,即日本默许驻日美军携带核武器,不过这一直为历届自民党政府所否认。而随着民主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秘密约定很有可能被公之于众。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自民党政府时期,日美同盟间还有另外一个秘密约定…… 
    “吉田-希尔”密约
        此前一直否认存在日美“核密约”的日本外务省成立了调查组来调查此事,并将于11月底向外界公布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在核密约即将成为国会议论热点之时,记者从自卫队谍报部队退休官员那里得知,除核密约之外尚存在其他日美秘密约定——半世纪之前,正当自卫队组建之际,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与美军司令官约翰·希尔上将之间缔结了关于让自卫队参与驻日美军谍报活动的秘密约定。
        熟知自卫队创立时期诸事的原自卫队幕僚监部第二部干部对此予以证实。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美苏对峙,世界进入冷战状态,美国在各地的谍报活动非常活跃。而在驻有美军的世界各国,美国都与各当地军政府签订了谍报合作的秘密协定,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在战后不久,GHQ(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情报部门“G―2(参谋2部)”就物色了一批原日军情报人员进行反共谍报工作。但是,1950年按照驻日美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的指令,日本创办了警察预备学校,也就是日本自卫队的前身,它将所有原日本情报人员排除在外。因此,美军为开展情报工作就必须吸纳新成员。据多名原警察预备队干部证实,美军为培养日本方面的新谍报人员,从1952年开始在警察预备队上尉、少校级别的年轻干部里选拔人员送驻日美军谍报机关进行培训。“在1954年《日美安保条约》签订之后,希尔上将与吉田茂首相签署了情报合作的秘密协定,之后自卫队就与驻日美军正式开始了谍报方面的秘密合作。”原自卫队第二部干部说道。
        本来按照希尔―吉田密约,日美双方的谍报活动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正式开始,但由于需求迫切,美军便通过扩大自卫队谍报人员培训规模的方式迅速展开双方合作。自卫队方面由幕僚监部第二部选拔派遣人员,而对此进行具体培训的是美军第500情报部队内被称为“FDD”分队的秘密情报机关。FDD分队驻扎在德雷克基地(即琦玉县的朝霞基地)。500部队的司令官为大校,而FDD的司令官是中校,据说曾有日本人担任过FDD司令官。
        美军把这一培训称为MIST,即“军事情报人员特别训练”,而日本方面则将此命名为“武藏计划”,因为武藏日文发音与MIST读音近似。MIST计划从1956年起不断加强,最终在美军FDD部队的指挥下,日本进修人员正式开始担任实质性的谍报工作。
    参与金大中事件被曝光
        武藏的名字在1965年后停止使用,以后被通称为“别班”。“别班”表面上被定位为外勤部门,实际上是由自卫队2部直接管辖的秘密谍报队,之后设立了专门的联络官。首任联络官是后来牵扯进三岛由纪夫事件(即三岛由纪夫基于激进民族主义劫持自卫队高官后自杀)的山本舜胜,而继任联络官就是后来因出卖情报给苏联间谍而事发的宫永幸久。
        “别班”的工作人员都穿便服活动,并且不去自卫队而去德雷克基地工作。他们主要负责从日本国内的相关人员那里搜集和分析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情报并向日美双方汇报。“别班”作为特别部门一直是对外界保密的,但1973年的金大中事件(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在东京绑架当时的民运分子、后来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使得这一“谜一般的机构”首次被媒体曝光。 
    原情报人员披露实情 
        据原“别班”情报人员透露,“别班”最高层是由美军FDD指挥官和自卫队“别班”长官构成的联合司令部,其下设有工作总部以及美日各自的工作支援部。工作总部之下一般设有3个工作组,每组由3到4人构成。一线工作人员大概十几人,另有数名后勤支援人员,总数20人左右。工作组通过开办冒名公司等方式设立各自的秘密指挥所。
        起初,“别班”的活动经费有80%来自美国,但是作为一个秘密机构正式存在于自卫队之后,日美各负责一半经费。
        自卫队通过积极协助美军在日的谍报工作使得自身也能分享美军拥有的高级情报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别班”就是美日军事合作关系的象征。原“别班”干部还证实美中央情报局(CIA)有时会请求“别班”协助处理问题。
        1973年,随着美军将朝霞基地交还日本,一直从事秘密情报活动的“别班”也转到500部队总部所在的基地。日本自卫队与驻日美军的情报部门间直到现在仍关系密切,积极开展着情报合作。(据《海外文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