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如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为见证这一振奋人心的中国时刻,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科技工作者们共同收听收看了这一万众瞩目的历史时刻。
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点火发射,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太空。由于火箭发射对塔架及其周边设施都有一定破坏,设备恢复工作尤为重要,即使在发射后,科技工作者们的工作量仍然不小。
7月31日上午,不少人仍冒着雨在发射区进行设备恢复工作。休息间隙,大家纷纷打开手机上的新闻客户端,等待收看十点半开始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仪式。
液氢现场指挥员冯凯伦说,火箭发射后的工作不容小觑,在液氢燃料库区干活,必须胆大心细,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于2016年来到发射场,作为一名95后系统指挥员,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让他内心振奋。他说:“从北斗一号首颗卫星发射,到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入轨,过去了20年,有很多前辈像看孩子长大一样陪伴北斗组网的建设。我们现在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会看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
在氮氧库区值守的张广辉也同样在岗位上忙碌着,加注系统受损蒙皮和发泡层的检查耗费了他许多心力,但看到新闻直播里庄严而热血的短片,他感到很受鼓舞。与此同时,发射场里的其他科技工作者们也在关注着这场新闻直播。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01指挥员王光义说:“观看了开通仪式直播,聆听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作为一名参与了北斗一号二号等60多次发射任务的航天工作者,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自豪,我们一定牢记主席嘱托,完成好嫦娥工程、空间站工程和深空探测每一次发射任务,不断创造更多的新的奇迹。”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说:“今天聆听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作为一名航天人很受鼓舞,感受到了无上的光荣。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成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我们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很荣幸曾经作为01指挥员组织指挥过北斗二号卫星的发射任务。习主席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和爱护必将激励着我们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航天强国的伟大奋斗中,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使命。”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供电系统指挥员阳衡东说:“能为航天事业做贡献我非常自豪,后续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航天人的初心,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一流航天发射场贡献全部力量。”在2012年来到文昌发射场之前,阳衡东曾有幸参与北斗工程建设。如今,他已是坐镇110kV高压变电站守护发射场“心脏”的值班长。工作中,他常说“可行”和“可靠”仅有一字之差,航天事业容不得一点将就。
在氢气氦气化验岗位工作的助理工程师曹永倩说:“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我衷心地祝愿北斗越来越好,更好地为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服务。”去年,曹永倩以优异的招考成绩顺利成为一名航天人,开始和丈夫张生金在同一片园区工作。她比喻道,张生金像她的“北斗”,从一名航天人的家属到成为“新晋航天人”,她跟随他开启了自己的航天生涯。
有一种憧憬,叫中国航天。未来,将有更多大火箭载着航天器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天问一号”之后,这里的航天人稍整旗鼓,要奔赴下一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的奇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