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莲
《印度媒婆》是美国网飞平台推出的一个印度相亲节目,属于半真人秀、半纪录片性质,主要讲述的是孟买“顶级媒婆”西玛·塔帕利亚横跨美国、印度几大主要城市,为印度年轻人、印裔美国人牵线搭桥的故事。
这个节目一经推出就爆火,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这个节目展现了印度现代社会下的包办婚姻,而在其背后的,则是印度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肤色主义、精英主义、厌女症和父权规范。
西玛·塔帕利亚的客户主要是30岁左右的印度裔美国人,这些人此前曾通过许多约会软件尝试找到另一半,但未能成功,最终还是选择了这种传统的印式相亲方法。
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最终出现在纪录片中的包括一个25岁的孟买男士Akshay Jakhete,他一直拒绝结婚导致他的母亲非常着急。他的母亲对于他25岁还不结婚非常失望,指责他不结婚导致她血压升高、导致他的哥哥不能生第一个孩子,甚至称这有害于他的身体健康。
34岁的休斯顿律师Aparna Shewakramani是该节目的核心话题人物,她坚持自己不想随随便便找一个人嫁了。Aparna自我要求非常高,称自己7岁就决定要读法学院、14岁开始学习大学课程。她对另一半的要求也非常高,包括对方必须是来自印度北部的印裔美国人、必须知道玻利维亚有盐滩、不是律师、衣着讲究等等。
随着8集节目陆续播出,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印度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一边骂一边忍不住继续看。
这个节目为何会遭致如此大的争议呢?NPR指出,或许因为这个节目太过真实,展现了印度社会中的很多“沉疴”。
影评人Anna Vetticad对BBC表示,“作为一个接受良好教育、自由的中产阶级印度裔女性,我并不认为婚姻是人生必要的一部分,我看这个节目时就像一个局外人在审视一个外星世界”。
还有网友指出,这档节目直接将印度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肤色主义、性别歧视主义展现出来,甚至认为这是合理的,这一点非常令人愤怒。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正是印度的社会现实,能够引发人们反思。
据BBC报道,在印度,包办婚姻非常常见。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地区的自由婚姻逐渐增加,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而言,由于严格的种姓制度,90%的婚姻仍然属于包办婚姻。
《印度快报》指出,《印度媒婆》这个节目展现的事实上就是印度包办婚姻的现状,包括女性在婚姻中必须妥协、不能太固执,男性找伴侣的要求都是漂亮、身材好、聪明、白皙等。报道还着重指出,女性律师在相亲中非常不占优势,男方家长甚至会直接要求女方辞职,因为不希望女方在家庭中也太善辩。
在印度,跨种姓的婚姻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有也非常容易产生家庭暴力问题。据报道,印度每年都有数十人被家人杀害,主要原因就是跨种姓的婚姻。一些社会改革人士希望推动跨种姓婚姻,以逐步结束种姓制度;印度一些州也鼓励跨种姓婚姻,会给低种姓一方给予现金奖励。然而,现实中要实现跨种姓婚姻仍然非常困难。(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