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 黄雨欣
多年前,初到德国莱茵河畔的大学城时,很不习惯那里的清冷宁静,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店铺都门窗紧闭,街上更是行人寥寥。重视家庭生活的德国人不是关起门来享受天伦之乐,就是走亲访友。
两年后,我举家搬到了首都柏林。随着对柏林日渐熟悉,我竟然在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国际大都市发现了一个周末排遣孤独的好去处,那就是跳蚤市场——经政府部门批准,在规定的地点、只在周末开放的家庭旧货地摊市场。
除了具有收藏价值的古玩旧画,跳蚤市场的实用性也不可小觑。这种地摊市场一般设在大型超市或学校的操场上,因为周末那里不开门,地方又宽敞,是摆摊的绝佳之处。初到德国时,跳蚤市场为我们这些捉襟见肘的穷留学生解决了很多日常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那时喜欢逛这种地摊式的跳蚤市场,除了淘一些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也想借此机会近距离了解德国人的生活方式。那些物品实在太丰富多彩,从吊灯、地毯、穿衣镜,到厨房的瓶瓶罐罐以及卧室的窗帘被罩、针头线脑无所不包,还有些叫不上名称的艺术品,上面印着欧洲风格的图案,这些东西都是平常商场里难得一见的。
令人称奇的是,德国还有把跳蚤市场的摊位招摇地摆在各区政厅门前的传统。每到周末,区政府休息,政府门前的停车场就被一个个摊主占领了。他们当中,有每周必来的摆摊专业户,也有临时起意要出手一些旧物以及从附近城市赶来的参与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因为大学毕业或换工作搬家,为卖掉自己不需要的,或者添置一些急需的日常用品,都少不了光顾跳蚤市场。
值得称道的是,各大跳蚤市场上,傍晚前收摊后,摊主都会自觉把摊位地点恢复成摆摊前的样子。没有城管也不需要保洁人员,这里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整洁干净。
如今分布在柏林各地区的周末跳蚤市场里,除了一部分打着古董的幌子兜售高价旧瓷器、工艺品、旧家具、珍奇皮草的摊主外,很多小型杂货铺的店主和小手工艺制作者也会利用周末的机会来此摆摊挣外快。因为德国的商店周日不开门,跳蚤市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在这里,人们不但能买到新鲜又便宜的土耳其蔬果、附近郊区菜农家的土鸡蛋、自家蜜蜂酿的蜂蜜、用自家果园里果子制成的果酱、用自家麦田里种的麦子烤的全麦面包和蛋糕,还能买到一些廉价的背包、运动鞋、T恤衫,还有手工艺者自制的银首饰、居家摆设、不知名的画家支摊兜售自己的绘画作品等。周日这天,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露天的百货商场。
时隔多年,互联网、电视热线、微商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新型销售手段正铺天盖地砸向消费群体,德国的跳蚤市场也已失去原来的模样,可我仍然非常怀念当年在德国的跳蚤市场上“淘宝”的日子,怀念它曾经带给我的一份份惊喜。(据《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