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国昌 徐志峰 尹文兵
江西省宜黄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两大著名战役——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地处该县东陂镇东南方9公里处的黄柏岭村,是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所在地,也是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柏岭村有耕地面积728亩,林地面积11600亩,上世纪50年代只有三个生产小队,52户人家,总人口300余人,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至今发展到五个村小组,132户、630人,由于受到战争的摧残,条件十分落后,村民生活非常贫困,温饱都解决不了,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一段段峥嵘岁月、一段段红色记忆,一次次催人奋进。
从1933年到2020年,黄柏岭历经87个风雨春秋,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实现了从温饱忧患到家给人足的历史转变,进入了红红火火发展的新阶段。
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从经济基础薄弱到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从人迹罕至的山区小村到小有名气的宜黄“小井冈”……古老与新生在这里交汇,多元与一体在这里融合。
该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黄柏岭红色教育基地,指导成立了黄柏岭红色旅游公司,推出了祭奠革命烈士、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展馆展览、红色讲堂等红色活动,每年接待10000余人次的参观学习,2018年该基地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该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柏岭组、东风组建造了一个200亩的高山生态大米绿色食品基地,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小山村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代。
红色记忆催人奋进
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利用该村海拔较高、土壤肥沃、温差大、无污染的独特自然生态条件,以及该村水稻光照充足、米粒饱满、味道甘甜、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打造出“草鞋岗高山生态大米”品牌。通过规范合作社建设,与村民签订合同,实行统一收购加工、集中销售的方式,对该村的大米进行提炼和分类,做大做强村部经济合作社建设。同时,还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实施市场推广,创造品牌效应,提升了黄柏岭“草鞋岗高山生态大米”在市场的知名度,有效增加村民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红色基因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的能量,黄柏岭人脱贫致富的“造血细胞”不断被激活,他们挺起了脊梁、撸起了袖子。一批又一批农民退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向昔日的贫困挥手告别。建起了小洋楼,住上了小别墅。百岁老人邓菊秀逢人就笑眯眯地说:“做梦都想不到,现在真是享福,感谢党的好政策!”
不忘初心齐奔小康
村民勤劳致富,人平收入、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家庭买了小汽车,一部分村民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现在的小山村:道路硬化,村村户户通水泥路;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有卫生室,医疗、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备;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垃圾清运处理及时,无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环境整洁优美;建设了文化广场,有宣传文化墙或文化专栏等,配套必要的文化体育设施,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群众广泛参与;有农家书屋,文化设施完善,有文化活动室和广播室。如今的黄柏岭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