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餐饮浪费”看“法不责众”

  • ■ 幸树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人人耳熟能详,深知其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吃过的馒头、整条的鱼、密封完好的酱牛肉、成袋的大米……被人们倒进垃圾桶,扔到垃圾堆,让人触目惊心!但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 “大家都在浪费,法不责众。”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习主席的话振聋发聩。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法治环境影响人、诱导人、也改变人。如果有人违法违纪而没有受到及时处理或处罚,就会出现“一人违规,众者随之”的现实。
        反观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抱有“法不责众”心态、集体违纪违规的案例时有发生。训风、演风、考风不实,将“班子集体决定”凌驾于党纪军纪之上,妄想以此作为逃避制裁的“挡箭牌”的有之;打着“为官兵谋福利”的幌子,违规发放钱款,觉得即使出了问题,不会“一锅端”的有之;信奉“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认为“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的有之……这种“法不责众”心理,其带来的危害毋庸置疑。
        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是法律就必须人人遵守,违法者无论是谁都必须依法追究,根本不存在处置对象“重”与“轻”、处罚人数“众”与“寡”的问题。各级党委纪委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体现在工作不力、尽责不够就是要“约谈敲打”,体现在严明规矩、严肃执纪就是要“法必责众”,重点在完善法规,把党员干部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官,让“法不责众”成为过去式。“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要坚决防止形成“破窗效应”,不给心存侥幸者开口子,不为跟风从众者留路子,既是反腐败“零容忍”的鲜明体现,同时也给观望者敲响了警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