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红色基因,熔铸忠诚信念

  • 鹿增 李跃鹏 赵亚鹏 翟祥猛

        一座史馆就是一个生动课堂,一个战例就是一部鲜活教材……走进甘肃省古浪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两排挺拔的松柏葱郁苍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滑过山尖,“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5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西风烈、战旗红,红军血肉筑长城。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央机关和主力部队转战陕北,而红四方面军9军、30军、5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1800多名将士于1936年寒冬西渡黄河,开启了征战河西的艰苦征程。“古浪三战、九军折半”,作为西进的必经之地,红西路军在古浪遭受了国民党反动军阀马家军的阻击,在这里留下了干柴洼突围战、横梁山阻击战、古浪县城争夺战等永不磨灭的战斗印记,2400多名红军指战员长眠在古浪县境内,写下了红军战史上惨烈和悲壮的一幕。
        纪念馆广场上,武警甘肃省总队武威支队组织官兵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西路军魂、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活动。烈士墓前敬献花篮、纪念碑下重温誓词、纪念馆内追忆历史……官兵踏着红西路军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倾听历史回响、感悟先烈精神中,激发听党话、跟党走,能打仗、打胜仗,法纪严、风气正的工作动力。
        “仰望纪念碑我们看到,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反动军阀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指战员视死如归,那浩然正气和威武气概,诠释着理想信念和崇高,展示着英勇胆略和忠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是永远值得我们官兵崇敬和纪念的。”站在纪念碑和烈士群雕前,支队政委王轶现场教育引导大家通过回望历史感悟初心,熔铸忠诚信念。
        “敌人首先由飞机大炮轮番滥炸和猛攻红军各防守阵地,继而步骑合战、集团冲锋,民团、步兵在前,骑兵穿插分割。尽管红军殊死血战,击溃敌人多次猛攻,终因敌众我寡,防守古龙山和西阳山几处重要阵地的指战员全部牺牲……”走进古浪战役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官兵在一尊尊雕塑、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中学习红色战史,当年红西路军英勇奋战、浴血古浪的那段悲壮历程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看到展馆里一幅幅当地老百姓救助失散红军的油画,官兵们无不动容,“就是这些普普通通不惜身家性命的当地百姓,掩护救助了许多红西路军将士,才使他们免遭残害和屠杀。这份天然的血肉联系,不断激发我们从军报国的工作动力。”古浪中队四级警士长王康说。
        走进历史,倍感先辈奋斗进取之艰辛;展望未来,深知肩负使命责任之神圣。为了更好地弘扬革命传统,支队充分利用驻地红色资源,以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为抓手,广泛收集西路军史料,联合地方宣传部门编写《西路军战斗故事集》《西路军英模人物故事集》《红色古浪》等十余本书籍供官兵学习,邀请古浪县党史办和古浪战役纪念馆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官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校正价值追求。
        每年清明节、“七一”“八一”和烈士纪念日,支队都要组织开展祭扫、宣誓、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让官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组织官兵观看《长征》《惊沙》等反映红西路军征战历史的优秀影片,邀请解放军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让官兵接受红色洗礼。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前不久,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在祁连山下打响,该支队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把对手设强、把情况设险、把困难设够,让官兵在仿真、逼真的战场环境中,锻造官兵战斗本领,磨炼战斗意志,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胆识,做到在关键时刻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我们将牢记习主席‘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谆谆教导,把‘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基因’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把红西路军战斗遗址作为课堂、红西路军战史作为教材、红西路军精神作为载体,让官兵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感悟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政治信仰,在情感与理性的交融中体会理想信念高于天的革命情怀,在文化与环境的熏陶中获取争当红军传人的精神力量,推动主题教育与履行职责使命深度融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体现主题教育成效,为建设全面过硬一流支队而努力奋斗。”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孙辉介绍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