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文
前段时间,伊朗境内接连发生多起事故。仅6月底至7月初不到10天内,重大事故就有6起,最主要的两起,一是6月26日首都德黑兰附近帕尔钦军事设施起火;二是7月2日纳坦兹核电站发生火灾。
两起火灾两种说辞
对于帕尔钦军事设施起火的原因,按照伊朗官方的说法,是一次生活设施的意外事故。不过,《以色列时报》表示,这是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下令实行的远程奔袭。以色列空军的F-35I战机在预警机引导下,远程奔袭伊朗帕尔钦基地。由于以色列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战机具有超强电子战能力,骗过了帕尔钦基地所装备的防空系统,以色列空中编队如入无人之境。
以色列空军是否有这样的能力?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以色列空袭编队中,以空军的G550电子战飞机装备了由美以联合研制的网电攻击武器“舒特”系统。
“舒特”系统使用无线入侵方式,将网络攻击数据流以电磁信号的形式,注入敌方防空体系的天线系统,并远程接入敌方导弹发射系统,从而接管敌方防空雷达系统和控制敌方防空导弹系统。
就7月2日发生在纳坦兹核电站的火灾,伊朗原子能组织7月2日发布一张照片,显示这处设施地上一层建筑部分屋顶和墙体被烧,一扇门摇摇欲坠。
美国和以色列方面透露,爆炸摧毁了伊朗新安装的所有离心机,并导致大批伊朗核科学家死伤,伊朗的核研发计划将严重受阻。
伊朗纳坦兹核电站并非首次受到攻击。2010年7月,纳坦兹核电站曾受到“震网”病毒攻击。
新武器试验场
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革命都会有一个演进的过程。目前,以信息、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演进速度空前加快,技术的推动与局部军事冲突所产生的需求,都是演进的动力。而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军事冲突地区,成了新武器的试验场。
在该地区,美俄争相借机“检验新式武器作战效能”。同时,网络攻击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一些高度机密的军事单位,即使是安放炸弹,也需要先关闭监控系统才能得手。而监控系统是网络化连接的,受到网络控制,关闭监控系统最有效和最可能的方法,就是网络入侵。在特工安放炸弹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入侵接管监控系统,让其故意“无视”安放炸弹的行为,再在炸弹安放完毕时,恢复监控系统的所有功能,这样才能使炸弹的安放神不知鬼不觉。
适应美军战略收缩
按照特朗普政府从反恐重返大国竞争的军事战略,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是计划中的步骤。但从最近在伊朗及其周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即使势在必行,美国从中东撤军也不会一帆风顺。
在中东地区实施战略收缩的过程中,美国继续加大对以色列的武装。在美国的中东战略棋盘上,以色列的角色地位无可替代。作为美国的盟友,以色列得到美国当局的大力度支持。
目前,美国国内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难以控制、经济下行、失业率高企等严重问题。然而,5月21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在未来10年里,美国将至少给以色列380亿美元军事援助。根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曾达成的协议,以色列不会寻求每年超过38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也就是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援直达上限,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军队启动“推进力”计划,试图通过改革与调整,整合海、陆、空、网络和情报等部队,组建全新的多维作战部队,使以色列国防军拥有多维作战能力。“推进力”计划将进一步推动最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包括无人机系统、精确打击弹药等,同时优化以色列国防军组织结构,以最大限度提升以色列军队的作战效率。7月6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成功发射一颗军事侦察卫星,用于监视敌对国家的核活动。
在战术选择上,网络战或将成为该地区近期冲突的主要和首选方式。
2020年4月下旬,以色列多个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设施遭到网络攻击。以色列水务机构最初表示,是相关设施出现了技术故障,后来承认遭到了网络攻击。虽然以色列官方并未明确定位攻击者,但一些以色列媒体指责伊朗利用美国和欧洲的网络服务器发起了攻击。伊朗方面对此予以否认。
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曾指出,电子战的出现,使得军事技术先进和优势的一方,可以率先占领电磁空间这个新的领域,对敌方实行“降维打击”。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则使得电子战与网络战之间不再有绝对的界限,网电一体打击成为崭新的攻击方式。
作为一种作战方式的网电攻击,正扰动海湾上空的新战云。(据《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