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危受命:彭德怀与新中国出兵援朝决策

  • ⊙作者 陈少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争是冷战形成过程中东西方阵营爆发的第二场热战,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共中央慎重分析局势、权衡利弊得失,经过艰难决策,决定出兵援朝。彭德怀坚定支持毛泽东出兵援朝的主张,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慨然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朝鲜战争的最初阶段,在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党中央冷静地观察局势发展,估计到这场战争不会轻易结束,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
        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提出调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四个高射炮团等部队约25.5万人于8月5日前到达东北指定地区,并决定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身患重病,不能履职,暂由高岗负责)。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志愿军的形式”,选择适当时机帮助朝鲜。
        朝鲜战争爆发后,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也关注着朝鲜战局进展。9月15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10月1日,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当天,斯大林来电要求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朝鲜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深夜,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紧急约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
        为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10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但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会议决定10月4日再召开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讨论。会后,毛泽东让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到北京参加会议。
        10月4日下午,彭德怀抵京,直接前往中南海颐年堂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多年后彭德怀回忆道:“当日午后4时左右到达北京中南海,中央正在开会,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听别的同志告诉我,当毛主席让大家着重摆摆出兵的不利情况后,主席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我刚到,未发言,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当天晚上,彭德怀一夜未眠。
        10月5日上午,邓小平与彭德怀一起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讨论中国出兵援朝问题。当天下午,彭德怀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经过充分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会议最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彭德怀同志历来勇敢果断,中央决定他去指挥志愿军,他表示坚决执行命令。” “彭德怀在会上态度坚决,给我以深刻印象。”
        10月8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慨然受命。
    修正志愿军原定出兵方案

        10月8日上午,彭德怀乘机飞抵沈阳。抵达沈阳后,彭德怀紧急召见第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以及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等,商讨筹建志愿军指挥机关等项工作。当天晚上,彭德怀会见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特派的内务相朴一禹,双方商谈了志愿军入朝后的有关问题。
        制空权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意义举足轻重。为取得苏联的空军支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毛泽东派周恩来、林彪去苏联同斯大林商谈购买苏联武器装备和苏联出动空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
        10月9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在沈阳召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党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和军委对志愿军领导人的任命。彭德怀要求各军克服困难,在十天之内完成一切出国作战准备,保证一声令下,能够立即跨过鸭绿江。
        9日晚,彭德怀赴安东(今丹东)实地了解敌情。10日,彭德怀在详细研究了志愿军入朝部署方案后,决定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建议立即修正志愿军原定的出兵方案。电文中说:“原拟先出动两个军两个炮师,恐鸭绿江铁桥被炸时,不易集中优势兵力,失去战机。故决定将四个军三个炮师全部集结江南,待机歼敌。改变原定计划,妥否盼示。”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
        10日晚,彭德怀由沈阳乘火车赴安东。抵达安东后,彭德怀立即同邓华、洪学智等研究入朝部署,听取敌情汇报,研究敌军动向。随后,彭德怀即前往鸭绿江北岸视察渡江地点。12日,彭德怀同邓华、洪学智等研究部队入朝后行动路线、作战方案和隐蔽等问题,积极准备渡江。
        但最让部队指挥员担心的苏联空中支援,还是出现了问题。周恩来与斯大林会谈后联名给毛泽东发来的电报中说,苏联空军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支援志愿军的作战。看到电报后,毛泽东立即致电彭德怀、高岗等,要求原定的出兵命令暂不实行,部队仍旧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并决定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此事,请彭德怀、高岗进京商谈。
        13日,彭德怀、高岗抵京,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专门讨论出兵援朝问题的紧急会议。会上,与会者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不论有多大困难,即使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我们仍应坚持出兵援朝战略不变。
        党中央最后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不变,并将中共中央的决定电告在苏联的周恩来。彭德怀当天即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发急电,指出“出兵方案不变”,要求志愿军各部继续做好出国作战准备。
    率军出征,跨过鸭绿江

        为贯彻党中央决定,筹备志愿军出国作战事宜,10月15日,彭德怀乘专机返回沈阳后,立即召集东北局和东北军区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最后决定。当晚,彭德怀会见了朝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因前线战事危急,会见后,彭德怀和高岗、朴宪永等一起乘火车赴安东。
        10月16日,彭德怀在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他首先宣布了中央政治局13日关于出兵援朝的最后决议,然后作了动员报告。彭德怀最后要求各军要分级召开干部战士动员大会,做好随时入朝作战的准备。
        10月17日下午5时,为确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头部队的出动时间,毛泽东急电要求彭德怀、高岗18日乘飞机来京,就部队出国作战时间及有关情况进行商谈。电报最后指示:“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18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
        18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乘专机回京,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研究出兵援朝细节问题。会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于19日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当日,彭德怀就电话通知邓华、洪学智等:志愿军决定于19日晚开始分批入朝。当晚9时,彭德怀在北京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起草致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等特级绝密电:“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决定按预定计划入朝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日晨4时即停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
        19日上午,彭德怀同高岗乘专机返回沈阳,向东北局和东北军区负责人宣布志愿军将于当日黄昏开始分批渡江的命令。
        19日傍晚,鸭绿江南北雨雪交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今属吉林)三个口岸,开始分批隐蔽跨过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据《百年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