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明 吴祝庆 俞俊
近年来,印度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陆军在边境高原地区的后勤运输能力。在兵种编制上,陆军专门设立了勤务运输兵、骡马兵、农场兵、军邮兵等后勤兵种。此外,针对高原特殊交通状况,印军逐步形成了以汽车运输为主体、骡马运输为辅助、飞机运输为补充的3类运输方式。
有分析指出,印军高原后勤补给的目标,是将各类作战物资从内陆运送至遍布边境全线的边防哨所,而提高部队的后勤运输能力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运输车辆因地编配
陆军勤务运输兵是实施地面运输的主力,通常在兵种训练中心以营为单位组建并完成训练,然后编配到各级部队。由于勤务兵规模较大,印军还专门设立了培养军官、军士的陆军勤务学校,培训对象涵盖勤务兵部队高级军官至军士的多个层级。
陆军勤务运输兵主要用汽车进行运输补给。印度公路按等级可分为国道、邦道、地方公路、乡村公路等。其中,国道联通各邦、各大城市,通行条件最好;通往边境地区的基本是地方公路、乡村公路,且数量较少。为适应崎岖的山地道路,印度负责保障山地部队的勤务运输营编配的200辆运输车中,绝大部分是0.5吨、1吨和3吨这三种载重量的中小型运输车。
0.5吨级的运输车实际上就是吉普车。1吨级的运输车包括马恒达和Carrier两个品牌。马恒达是印度著名的拖拉机、轻型商用车、通用工具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军用的是CL和MM两个系列的1吨级运输车,其中CL作战车型还能安装1门106毫米的无后坐力炮。Carrier运输车的驾驶室为双人硬顶蓬式,载货区为帆布蓬盖,部分车装有绞盘。3吨级的运输车主要由塔塔集团、阿斯霍克雷兰德、力马达等汽车公司制造。
骡马、牦牛打通
“最后一公里”
印度边境地区多高原山地,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汽车运输效能降低,而有的地区根本没有汽车路,有汽车路也可能无法将物品送上陡峭的山坡。因此,印度陆军始终保留着古老的骡马兵部队。
以往,骡马兵部队骡子和马的使用数量大体相当。但《印度时报》曾披露,印度边防部队从前用骡子运送物资,以后打算逐渐以马匹来替代,赞斯卡矮种马就成了印军的首选。这是一种印度土生土长的小型马,因原产于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赞斯卡山谷而得名。赞斯卡马寿命为25年,每匹能负重50至60公斤,在高海拔地区比骡子表现更好。据悉,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设在印控克什米尔列城的实验室对赞斯卡马进行了保护、繁殖、改良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骡马部队在后勤补给中主要起辅助作用,负责将运输部队送至公路终点的各类物资驮到哨所据点上,打通复杂地形上补给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作战时,骡马部队还可以驮送装备,比如将迫击炮、重机枪这些较重的武器驮到制高点上,甚至还可以将山炮拆开后分批驮上高山,这种能力是其他运输单位不具备的。
印军近年来又提出饲养和编配牦牛的计划。他们认为,牦牛不仅长途驮载货物可达100~200公斤,更耐劳负重;更关键的是,牦牛可以抵御高山地区的寒风,能耐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极限爬高能到6000多米的冰川;善走陡坡险路、能过雪山沼泽、可渡江河激流,可谓“全天候、全地形”运输力量,因而尤为适合在印东北边境地区使用,在个别地区甚至赛过汽车和飞机。
空中运输应急补给
印度于1986年从苏联引进了4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部署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米-26直升机是全球现役最大的直升机,可运载8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20吨货物,能够轻松吊起大多数车辆装备和火炮,以往也有媒体报道该型直升机将推土机吊送到高原的相关消息。此外,印度还研制成功了高原专用的“北极星”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有效载重5吨,实用升限号称可达6000米,优于美军“黑鹰”直升机(5790米),这意味着可以飞越边境地区大部分雪山和山脉,后勤补给不再受制于道路不通等状况。
近年来,印军又不惜重金购买了美国运输机。2008年,印度斥资12亿美元,首次订购了6架美制C-130J“大力神”运输机,2013年又以10亿美元再购6架,印军最终目标可能是购买20架左右。该型飞机为中型运输机,最大运载能力约20吨,可以在未铺装跑道的路面上短距起降,战场适应能力极强。
2011年,印度空军向美国定购C-17“环球霸王III”型战略运输机。从2013年6月首架交付,到2019年8月,11架已全部到位。该机最大运载能力达77.5吨,可运送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直升机、防空导弹发射车等装备。这种飞机自然价格不菲,印度采购价每架约5.8亿美元。
2015年9月,印度又签署了购买15架美制CH-47F型“支奴干”重型直升机的合同,总金额达11亿美元。至2020年7月,15架已全部交付印度。有媒体报道,印度现已将其中12架部署到列城机场。虽然“支奴干”运载能力只有米-26直升机的一半,但配备了现代化的航电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且实用升限达6100米,自主定点悬停的精度高,因而能够全天候执行精确化、多样化、复杂化任务。
与此同时,印军大力提升边境机场设施,在边境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机场,改善附属设施。目前印军已形成空军基地、大型机场、前进机场等多级构成、相互补充的机场设施体系,为立体投送奠定基础。
从近年印军演习情况看,印军空运补给流程可能为:先由空军大型运输机将补给物资由战略后方的存储仓库空运至空军基地,然后由中小型运输机转场运送到前进基地,最后由直升机转运到一线部队。(据《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