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虹聿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就国家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全民公投。俄罗斯于1993年制定宪法,此后一直没有修订过。此次修宪是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的首次,无疑是一件大事。原本只需要俄罗斯议会批准即可实施的修宪行动,通过全民公投体现出俄民众对宪法修正案的支持。
在公投期间,实际管辖俄日争议领土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的俄罗斯萨哈林州州长利马连科表示:“一旦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那么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将不复存在。”这一表态一方面赢得了萨哈林州民众对宪法修正案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令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邻国——日本大失所望。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俄宪法修正案在国际关系方面进一步明确,将严格保护俄罗斯的国际利益:关于领土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空间;相关的国际法裁决“有限有效”。也就是说,当俄罗斯宪法法院的裁决与国际法裁决冲突时,俄罗斯视国际法裁决无效。《读卖新闻》指出,俄罗斯发出这样的信号:莫斯科不会再与东京就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进行任何谈判——日本失去了解决这一领土问题的机会。
20年努力付之东流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自本世纪初以来的近二十年间,日本为了解决南千岛群岛问题,在经济上的付出可谓巨大,不断加大对俄罗斯控制的南千岛群岛的经济援助力度。例如,日本向俄方提供资金用于修建港口、发电厂和民用机场等设施,并实施文化援助计划,免费帮助四岛上的居民学习日语。特别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与普京明确了两国在“特殊框架”下开展有关南千岛群岛的联合经济活动。双方合作的领域包括渔业、旅游观光业、医疗业和环保业等。
俄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在本世纪初欠缺开发这些资源的资金和设施。为此,俄日双方探讨了在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扩大合作,计划在日本北海道与俄罗斯萨哈林岛之间铺设海底电缆,以输出俄远东地区的电力。另外,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和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也是日俄合作的重点。很多日本企业参与了俄远东地区机场的建设和运营。俄罗斯有意将欧洲需求量减少的煤炭出口到亚洲,其扩建的两个港口成为对亚洲的煤炭出口基地。日本不仅为这两个港口的建设提供了部分资金,而且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煤炭。安倍政府还积极游说日本企业投资俄罗斯的经济项目,以便为日俄之间的领土谈判创造良好的氛围。
日本甚至在国际政治领域不惜为了俄罗斯而得罪美国。2014年3月,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美国和欧洲立即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彼时,安倍政府紧急派遣特使佐伯前往美国,说明了日本准备同俄罗斯就领土问题进行谈判的苦衷。佐伯表示,日本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是与美国及欧洲国家保持一致的,但华盛顿在日本和俄罗斯就领土问题进行谈判期间,不应该要求日本“参与孤立俄罗斯”。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俄罗斯此次修宪,令日本在争议领土问题上近二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俄罗斯不认为存在“领土争议”,也就不会给日本任何谈判的空间。
俄罗斯不肯让步的原因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分析了俄罗斯不可能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向日本让步的原因。
首先,莫斯科的立场符合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南千岛群岛是根据二战的结果并入苏联版图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它的所有国际权益,因此对四岛拥有主权,这也符合相关的国际法。俄罗斯想与日本扩大经济合作,以及最终签署和平条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但上述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其次,俄罗斯非常清楚南千岛群岛的战略地位,不会放弃其控制权。南千岛群岛虽是弹丸之地,但它北接俄堪察加半岛,南临日本北海道,是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间的天然门户。国后岛和择捉岛之间的“国后水道”又是鄂霍次克海的重要通道。因此,俄罗斯将南千岛群岛视为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基地。从军事角度看,俄罗斯从这里可以监视日本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活动。另外,随着北冰洋水域扩大和航道开发,太平洋北部的鄂霍次克海的战略地位也有所提升,这让俄罗斯更加重视南千岛群岛。
再次,《日美安保条约》允许美国军队在日本施政权所及的地区驻扎和活动。这使得日本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面临两难:它必须向俄罗斯承诺,一旦获得四岛的控制权,就将它们排除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外,而美国必然对此表示反对。如何说服美国将成为日本面临的一大难题。反过来,基于这一因素,俄罗斯不可能将四岛的控制权交给日本,因为那将使俄罗斯面临美国驻军四岛的威胁。
最后,拥有丰富资源的俄远东地区近年来已经逐步得到开发。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俄罗斯本土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业企业,它们被称为俄罗斯的“东方新贵”。目前,由统一俄罗斯党领导的俄政府比较重视远东地区的企业主们的意见,后者主张俄政府积极投资萨哈林、南千岛群岛等远东地区。客观上,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开发对于日本投资的需求已经不再迫切。(据《检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