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01”指挥员胡旭东

  • ⊙作者 金凤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工程拉开帷幕。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指挥大厅的正中央,本次首飞任务的“01”指挥员、文昌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胡旭东缓缓摘下眼镜,任由泪水流下脸颊。
    追逐航天梦
        胡旭东1980年出生于安徽舒城,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毕业后,他追寻心中的航天梦,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凭借丰富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原理知识、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排故能力,胡旭东很快成长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01”指挥员。
        事业蒸蒸日上时,胡旭东却面临两难的抉择:是留在西昌争取更好的发展,还是远赴海南追求大火箭的梦想?新的发射场意味著新的机遇,同时也充满变数。他没有犹豫,于2012年登上南下的列车。全新的航天发射测发流程、组织指挥模式、参试人员队伍,动力系统又是航天发射的“刀尖”……压力和挑战如同巨石沉甸甸地落在胡旭东的肩头。他暗下决心,必须要让这支“刀尖”锋利起来。胡旭东白天跟踪设备安装调试,晚上带领系统骨干撰写教材,半年时间里,编写教材、规程、预案、试题库等各类技术文件上百份、近100万字,他还带领岗位人员到火箭生产厂家跟踪学习。归队后,他创新使用跑大图、画小图、桌面推演等训练方式,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不久后,20余名系统指挥员,40余名技术骨干、操作能手迅速涌现,各自挑起了大梁。
    战疫与首飞并驾齐驱
        提及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胡旭东提到最多的一个字是“难”。难在疫情影响,难在并行任务。
        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启动时,发射场还有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因为和疫情暴发期重叠,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不能投入到长征五号B任务中,其中还包括数名分系统指挥员。人手紧缺让一向笑容满面的胡旭东锁紧了眉头。
        胡旭东表示,最首要的是防疫,如果发射场出现疑似病例,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可能按下暂停键。
        胡旭东和战疫情防控小组一起,细致掌握外来试验队员20天的行踪轨迹、接触人员和健康状况,督促落实隔离制度,每天检查测试人员口罩佩戴、体温监测登记和测试厂房消毒杀菌等情况。
        进入长征五号B任务准备期,胡旭东便卯在现场,从设备恢复和任务准备并行,从供气设备检测检修到加注管路吹除置换、发射平台维护改造,他都会仔细紧盯,如果哪项工作落下了,他总是感到“不放心,觉都睡不好”。
        在长征五号B任务的关键时刻,为了确保发射成功,他组织各系统把多媒体纪录、测试数据纪录翻出来再进行比对,排查问题、分析漏洞、查找隐患。
        胡旭东说:“虽然全世界新型号火箭首飞任务成功概率仅为51%,但是只要火箭进入发射场,我们必须努力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
        相较三年前,40岁的胡旭东多了很多白发。5月5日,看着大屏幕上“祝贺长征五号B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画面,胡旭东笑着说:“今晚给自己放假,回去至少睡七个小时。”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坚守,在胡旭东看来,不可能因为某一次失败,就放弃航天梦想。“失利没有让我气馁,成功也并非一朝一夕。”(据《莫愁·时代人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