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牛奶,毁蔬菜:美国农民日子不好过

  • 东老师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受疫情影响,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美国农民收益大幅受损,越来越多农场主申请破产保护。
        在疫情暴发前,供给过剩和竞争加剧就已导致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疫情暴发后,美国食品供应链的传统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乳制品大州的奶农陆续开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等。
    每天将370万加仑牛奶倒入下水道
        据《威斯康星州农民报》报道,有大批该州奶农接到通知,要求他们倾倒当天自家农场产出的牛奶。据悉每家农场的倾奶量为20000-30000加仑(1000加仑≈3.7吨),并且他们还被告知在接下来的一周中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倒奶。
        根据美国乳业协会统计,美国自疫情以来,每天要倾倒约370万加仑的牛奶,而这个数量是美国牛奶产量的7%。
        大部分农场主都是采用直接注入河流里或者下水道里;少部分则是倒入化粪池,与粪便结合撒入田野里。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持续,餐厅、工厂的停业,作为美国人必备的乳制品产能过剩,加之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大国之一,所以,美国倒牛奶的量还会随着疫情的持续而继续扩大,数量不敢想象。
    万吨蔬菜就地销毁
        除了牛奶产量过剩外,美国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处于这种情况。
        美国平均每个农场每周销毁鸡蛋74万个,约占整个农场产量的5.5%,农场主只能把鸡的胚胎蛋全部打碎。
        成熟以后的蔬菜会被农场主直接用机器销毁,就地掩埋在土地里。
        据央视《天下财经》报道,由于餐厅关门,美国农民种植的蔬菜无处销售;学校关停,大量牛奶被倒入河中;“居家令”导致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等生物燃料需求锐减,玉米价格暴跌;肉类加工场生产放缓或停产,猪肉和牛肉价格随之下降。
        截至今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美国约有580名农场主申请破产保护,较此前一年增长8%,这种情况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区更加突出,一些农场即便接受了联邦政府救济也难以为继。
    这一幕似曾相识?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牛奶滞销。于是,农场主为了保证利润,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进密西西比河。
        “资本家们宁可将牛奶倒掉,也不愿分给穷人。”这是出现在以前历史教科书里的一幕。
        从此,“倒牛奶”成为了经济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
        可没想到,这一幕居然在2020年,重现了。
        1933年,威州倒奶事件逐渐发酵,愈发严重。很多奶农的抗议逐渐演化为暴动,他们往牛奶里掺煤油、往运奶车上扔燃烧弹、甚至炸毁了数个奶制品加工厂,甚至引发一系列流血事件。
        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最初目的是通过补贴主动减产的农民,减少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场品的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于市场竞争价格的水平。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以1935年的《农业调整法》修正案为例,联邦政府开始动用资金收购过剩的包括牛奶在内的农产品,牛奶价格却依旧不见涨势,因为相比产量,市场购买量仍然很小。
        最后,真正“拯救”了牛奶价格的是干旱和后来的二战。
        目前威州奶酪制造商协会和乳制品企业协会呼吁美国农业部提供直接援助,并进行“大规模的乳制品采购”,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战略储备”。
        但问题是,美国疫情仍未迎来最高峰,全国陆续停工停课,人们逐渐居家隔离。加工乳制品的工厂在减少,消费者的需求量也在减少,美国乳业前景不容乐观。
        况且,联邦政府现在自顾不暇,还有能力帮威州农场主卖奶吗?
        也有网友说,这是一个危险信号,意味着美国经济大萧条要开始了?
    倒牛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
        事实上,倒牛奶已经从独幕剧变成连续剧。从3月下旬开始,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奶农不约而同开始倾倒牛奶。
        实际上,疫情开始之后,普通市民的日常牛奶消耗变化并不大,消失的需求主要由哀嚎一片的餐饮业造成。
        英国皇家牛奶农场协会主席Peter Alvis说,通常英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每周会消耗1000万升牛奶。而餐饮服务行业每周又会消耗500万公升的牛奶。在疫情到来之后,这些行业上游的牛奶生产商立即就遭遇断崖式的需求下降,大客户们突然消失不见了。
        而有外网网友称,印度也上演了倒牛奶剧情……
        在中国市场,类似的供求变化在疫情期间也曾经出现。当时,中国一二线城市各大商超乳品销量同比下降50%以上。但是,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有发达的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对于维持牛奶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主要的,中国防控积极有效,随着现在全面复工复产复市,中国牛奶消费早已回升。
        从这个意义上,牛奶这种商品确实是经济尤其是消费的晴雨表。(据《瞭望东方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