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狙击手张桃芳:创志愿军单人狙击战绩的最高纪录
-
【编者的话】70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身抗美援朝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抗击侵略者。70年后,回望峥嵘历史,追忆烽火岁月,志愿军将士谱写的英雄壮歌犹在耳畔,创造的战争奇迹清晰如昨,锻造的伟大精神熠熠生辉。历史是一面镜子、一个坐标,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行动指引。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铭记伟大胜利,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本报在《老兵特刊》基础上,自今日起推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专栏,与读者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聆听志愿军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从中汲取智慧经验,观照现实与未来。
该系列包括“传奇英雄”、“经典战例”、“志愿军老兵回忆录”等栏目,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抗美援朝战场的恢宏与壮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维护正义与和平所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
?笪 陈辉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1946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二一四团八连当战士,1952年9月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时年21岁。张桃芳立志当个神枪手,在战场上苦练射击硬功,在入朝作战中,四十多天里,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个神枪手的苗子,便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然而,到了“神枪手的窝子里”,他相形见绌了。在训练班期间,第一次上战场狙击台,他一个连射,一梭子子弹打空了。教员问他打着没有,他脸红了。教员安慰他说:“你过去虽然打中不少敌人,但还没有完全掌握打‘活靶’的规律,要想当个出色的神枪手,必须精通各种复杂情况的射击本领。”教员耐心地教他上山的敌人该怎样打?下山的敌人该怎样打?……教员的话使他悟出了射击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和巧练,张桃芳又走上了战场。有一天狙击下来,他撂倒了4个敌人。张桃芳总算找到了窍门。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5枪打落4只飞鸟,一鸣惊人。军长皮定钧听了一级级反映上来的张桃芳的神枪功夫,半信半疑,特别对71人的数字不大相信。他从床下拿出一双志愿军总部发给高级干部皮暖靴,对作战参谋交代:“你把它带上,去八连看看那个张桃芳,一连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把靴子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处分他的连长、营长、团长。”参谋找到刚回连队的张桃芳,说明奉首长之命,来见证他的射击功夫。次日拂晓,他俩来到伏击潜伏点。张桃芳把参谋安置在一个隐蔽位置,然后提着一支苏制水连珠半自动步枪,纵身上了一个狙击台,调整好姿势守株待兔。东方刚发白,对面300米处出现了一个人影,张桃芳一抠扳机,那家伙一头栽了下去。片刻,一个敌人哨兵在180米左右又被张桃芳的一发子弹击穿胸部。几乎同时,一串子弹落在了张桃芳的射击台上。敌人也盯上他了。这时天大亮了,胆大心细的张桃芳决定冒一下险引蛇出洞,他猛地窜过一片空地,刚跳进另一个掩体,一串子弹就追了过来。他这下看清楚了,一挺机枪架在两块大石头缝中,后面晃着一个脑袋。张桃芳屏气凝神,瞄准后击发。几乎在同时,对面枪都响了,子弹擦过了张桃芳的脖子,对方的脑袋却被张桃芳的子弹打开了花。参谋服了。后来,皮军长听了参谋的汇报后,专门召见了张桃芳,对他大加夸奖。此后,张桃芳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回到连里,正赶上志愿军第二十四军接替志愿军第十五军守卫上甘岭,他每天出战均有收获,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但敌人也盯上了他,美军发现在597.9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使他们损失惨重,对张桃芳恨之入骨。为此,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这是一场两军顶尖狙击手之间的精彩对决。1953年初夏的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沿着交通沟刚走进狙击潜伏点,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了过去。张桃芳警觉地意识到对面敌人在等着他。张桃芳用步枪顶起一个破钢盔,以前他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张桃芳改变了战术,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他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掩体里。这个假动作也许蒙骗了对手,射击停止了。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的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有防备的张桃芳又躲过一劫,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这一次,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呆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他在砂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砂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究竟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他足足等了10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左侧打了一个点射,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果断击发。几乎与此同时,对他也早有防备的对手,瞬间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位狙击手的生与死。张桃芳的子弹穿过了对手的头颅,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身子飞过。到1953年5月初,张桃芳以436发子弹,毙伤214个敌人,正好与二一四团的数字相符,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当时称神枪手,单人战绩的最高纪录。他因此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张桃芳调入空军。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因病医治无效在潍坊逝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