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随老年志愿者体验人口普查

  • ■ 亓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调查工作从10月11日正式开始。此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了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的登记方式,这是人口普查数据采集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辛苦倒不怕,就怕找不到人。”10月14日上午,记者与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孔桥社区的人口普查员及老年志愿者入户调查,切身体验普查员与志愿者入户登记的辛苦。
        “您好!我们是来人口普查的。”记者随社区主任助理人口普查员于冰、老年志愿者姚伟民夫妇,来到桥北小区72岁的袁德兰家。记者不解为什么要几个人同时入一户调查时,于冰笑了,“若没这些老年志愿者,许多家都敲不开门。”
        在袁德兰老人家落座后,老人取来需要的户口,于冰拿出随身携带的“高科技设备”平板电脑,现场录入信息,“阿姨,户主叫什么名字?平时在家里住的几个人?”“我们户口上四口人,我和老伴还有两个女儿,她们户口没迁,人不在这儿住。”于冰边问边聚精会神地操作电脑,按选项逐个选择填报。
        这些信息都录入电脑设备后,生成一户一个的专用二维码,袁德兰老人用手机微信扫码后填写信息。于冰耐心地告诉老人如何填写每一个指标:“这样我们的自主申报就完成了,这是给你的一个勋章,我帮您保存在相册里,您随时都可以查看。”
        “这算最顺利的呢!”72岁的姚伟民告诉记者。“为了使普查数据相对准确,我和住户反复核对,解释指标核实好信息,我和老伴负责136户,三天过去,我们才完成个零头。年轻人还快点,都能在手机上自主申报,老人不行,需要我们帮着录。有的住户白天工作,找不着人,我们就一天楼上楼下跑好几趟,有时候晚上七八点钟才敲开门找到人。”尽管上岗前受过培训,但姚伟民和老伴毕竟也是年过古稀之人,尤其是老伴李凤仙在用智能手机方面还有些慢,“这不,都把儿媳妇请来帮忙了嘛!”
        为了支持社区工作,姚家可谓全家总动员。“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楼上楼下跑,调查一个还挺费劲,我休班时就来帮帮他们。”老人孝顺明理的儿媳马洪侠笑着说。
        据三孔桥社区书记何雪莹介绍,人口普查工作从10月11日起正式开始入户摸底调查登记,通过上门入户、电话核实、小区宣传等方式获取住户信息。该社区3806户的9595名常住人口人是此次人口普查中都要逐一点名的,一个都不能少。希望更多老年人知道这件事关每个人的大事,不要等社区普查员上门时拒不开门。(据《老年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