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瞻
日本新首相菅义伟刚一上台,便针对国内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开出了“新药方”。
9月20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有关新婚生活补助金的新规定,从2021年开始,面向现已在实施“新婚生活支援项目”的市町村,只要新婚夫妇结婚当日年龄小于39岁,且家庭年收入少于540万日元(约合35万元人民币),就可以申请高达60万日元(约合3.9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金。
日本富士新闻网评论称,这项调整作为改善少子化政策的一环,是菅义伟政权推出的最值得期待的政策之一。然而,日本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可以假结婚吧”,“为了60万结婚算不算真爱”,“540万日元算低收入吗”……五花八门的评论将这一政策推上日本社交网站的热搜榜。
日本政府“掏钱催婚”的这波操作真能让日本年轻人变得更想结婚吗?
北海道小城三年间
仅有10对新人申请
位于北海道中部的夕张是281个“新婚生活支援项目”的实施地区之一。过去这里曾经因石狩煤矿而繁荣,1960年人口曾达到11万多人,但之后人口逐渐减少,2012年跌破1万人,为全日本人口第三少的城市。2006年夕张遭受严重财政危机,并于2007年3月6日被列为财政重建团体。
随着夕张宣布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批年轻人开始迁出。如今全市的9000名常住人口中,有一半是65岁以上的老人,残障人士更达到了 12%。夕张的老龄化与少子化程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夕张当地公益组织LA PLACE的法人代表安齐对夕张社会福利政策如数家珍,却从没听说周围有人申请并获得过新婚补助金。一位来自夕张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夕张从2017年实施这一政策至今,只有10对新人通过申请,并获得了相应补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经济较为落后的鸟取县。北荣町是鸟取县唯一导入新婚补助金制度的地区。据北荣町相关负责人透露,该政策实施以来,北荣町仅有4组新人申请了补助金。最终通过审批的人数较少,也是民众对新婚补助金没有实感的原因之一。
谈到新婚补助金的来源,据上述夕张市政府人士介绍,三分之二来自中央政府拨款,三分之一来自于当地政府自筹。不久前的8月27日,夕张发布了2020年度新婚补助金的审查标准和实施细则,指出由于该市平均收入较低,家庭总收入将被限制为 340万日元以下,至于来年如何调整,需等待中央政府的具体通知下达后,根据夕张的财政收支情况再做应对。
被问及这十对新婚夫妇的具体申请金额时,该负责人称,“具体数额不方便透露,但补助金具体用途仅限于租房和搬家两个方面,因此申请金额都不太大。”由于申请金额不大,从申请到拿到补助金最长只需等待2个月,也并没有给夕张市政府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
“比起新婚补助,
更希望多一些育儿津贴”
30岁的相马美惠从没想过自己这么早就成为2个孩子的妈妈,还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十年前她从老家青森来到大阪,如今跟随丈夫定居香川县。
大学毕业后,美惠到大阪一家知名整形医院工作。虽然不是医美专业毕业,但美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多项从业资格证书。就在职业的上升期,美惠遇见了自己的丈夫。
得知美惠因为家庭原因决定辞职的时候,同事们都唏嘘不已。谈到最近的政策时,美惠说:“对大多数选择不婚的职业女性而言,60万日元的补助金绝不会左右她们的人生选择。”
美惠结婚后没有马上辞职,直到第二胎出生,她才正式辞去整形医院的工作。面对来自大阪的生活压力,也想为一双儿女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美惠夫妇决定回香川打拼。“新婚时没感受过生活拮据,也没考虑申请什么新婚补助,随着孩子们不断地成长,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才凸显出来。”她也强调,“比起新婚补助,更希望政府能在育儿津贴上再做做努力。”
“官方催婚”让网友大呼“恶心”
像美惠这样,对新婚补助金调整无感的人还有很多,特别在疫情应对不够充分的当下。甚至很多日本民众表示,新上任的菅义伟内阁应该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而不是纠结如何派发红包、开政治支票让纳税人买单。
最让人疑惑的,还是政府指望用掏钱的方式来提升出生率的逻辑。
“新婚补助金能否提升出生率并助力日本扭转少子化的困境,有待具体数字的呈现。”日本中部圈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部长岛泽谕质疑说:“新婚补助金政策出台五年来,早应该有一手数据了。然而,没经过数据分析就以改善少子化情况为名,大规模提升补助上限的做法有待商榷。”
晚婚或不婚早已成了日本社会的标签。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的数据显示,日本23.4%的男性和14.1%的女性选择终身不婚。现如今,刨除离异和丧偶的因素之外,每4个日本男人里就有1个是光棍。有机构预测,2035年日本男性的终生未婚率将逼近30%,女性也会超过20%。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2015年的调查显示,关于25岁至34岁未婚人群单身的理由,有29.1%的男性和17.8%的女性举出经济原因,称“结婚资金不够”。但政府进行“官方催婚”的做法,却让很多人直呼“恶心”。
社交平台上有人表示,“如果是为了应对少子化,不如把钱花在提高教育支援上,结了婚又不—定生孩子,这种通告就好像结婚等同于生孩子一样,非常让人恶心。”亦有人评价:“这(政策)方向完全错了,年轻人不是没钱结婚,而是没钱生孩子,怎么这么搞不清楚。搞清楚了再做不行吗?” (据《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