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日自由贸易协定为何能签得如此快

  • 冯维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日前,英国和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将于2021年1月生效。英国政府将英日自由贸易协定视为其加入日本扮演重要角色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从而更大程度更深层次融入亚太供应链的重要步骤。
    英日高效达成自贸协定
        对英国而言,英日自由贸易协定是其“脱欧”之后与主要国家达成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40多年来首次独立于欧盟之外制定遂行贸易政策的标志性事件。
        对世界来说,这是“逆全球化”浪潮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来,第一份主要大国之间达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英日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协商始于2020年6月9日,从协商到敲定细节仅用了3个月,达成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英日高效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英日自由贸易协定有2019年2月1日生效的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作为蓝本或基础。
        英国“脱欧”后,原先达成的日欧EPA不再适用于英日贸易关系,但双方的许多重大关切在日欧EPA中已有所体现,在英日双边协定中确认这些事项相对容易。例如,汽车关税方面,英日双方同意将分阶段降低关税,直至2026年全部取消,这与日欧EPA中汽车关税逐步减免的期限一致。 
        不仅如此,英日双方还能在日欧EPA基础上,向更加“先进”或“高水平”的方向努力。例如,双方在数字贸易领域就数据流通问题达成了新的规则,承诺将维护网络中立性原则,禁止将数据本地化,禁止要求企业公开所持有软件的源代码和密码等,这将大大降低数字经济企业在两国间跨国运营的成本。 
        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双方有提振经济和促进供应链多元化、弹性化的双重迫切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预测结果显示,疫情冲击下两国实际GDP都将出现比较严重的负增长,其中英国2020年GDP实际增长率可能大幅下滑至-10.2%,日本将下滑至-5.8%。 
        英日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创造效应”,可能为两国抵御和平复疫情冲击、更快实现经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英国国际贸易部(DIT)预估,英日自贸协定将打开日本的市场,与日本的贸易额将每年增加15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335亿元),并使英国经济规模扩大15亿英镑。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国际供应链中断,也让两国感到以医疗相关物资为代表的战略性物资供应机制的脆弱性,希望通过双边贸易协定的“贸易转移效应”,来增强自身供应链的弹性和多元化,避免对原有相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
        第三,英日缔结自贸协定的政治或非经济因素干扰小。 
        英国目前仍处于“脱欧”过渡期,虽然总体上“和平分手”,但“脱欧”的经贸谈判进程并不顺畅,甚至有陷入僵局的迹象。
        2020年9月7日起,英国与欧盟在伦敦开始举行“脱欧”后的第八轮贸易谈判,这也是目前双方日程表上的最后一轮谈判,但在国家援助制度和渔业问题等方面,双方态度强硬。英国首相约翰逊甚至表示:“如果10月15日还是无法达成协议,我不认为我们(英欧)之间还有可能签署一份自贸协定,那就应该接受这个事实。”
        日本和中国、韩国之间的自贸谈判,也不时受到领土争端、历史问题等因素干扰。英国和日本之间则没有困扰自由贸易谈判的政治或历史包袱,甚至可能通过双边的自由贸易谈判进展,来为各自存在政治或历史包袱的其他贸易谈判施加压力。
    亚太贸易或迎“双轮驱动” 
        英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以此为“跳板”加入CPTPP,意味着英国将更深地融入亚太供应链之中。 
        实际上,亚太国家一直是英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货物出口的国家或地区来看,2019年美国是英国第一大出口对象,中国内地居德国之后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对象,中国香港、日本和新加坡则分别是其第11大、13大和14大出口对象。
        从货物进口来源地看,2019年中国内地是其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日本、俄罗斯和中国香港分别是英国第12大、14大和18大进口来源地。除了欧盟国家和美国,亚太各国或地区是英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实际上,当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早已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由区域一体化迈向离岸一体化。生产越来越偏离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空间整齐划一、便于控制和管理并且高度依赖于地缘因素的模式。整齐划一的生产空间已经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研究、开发、制造、能源、组装、测试、销售、售后服务等产业单元。 
        与之相适应,国家间的一体化也越来越体现出超越地缘性的离岸色彩。英国完全有条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地区的生产网络更加紧密地链接到一起。 
        同时,英国积极融入并借助亚太地区生产网络,也给本地区已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施加了压力。
        8月27日,中日韩及东盟国家等正在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八次部长会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谈判各方都认为RCEP协定的签署将提振商业信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持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展现本区域对开放、包容、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部长们对各方为RCEP谈判以及力争在2020年11月举行的RCEP领导人会议上签署协定而做出的努力,都表示认可。 
        如果受英日自贸协定的激励,RCEP能够在年内顺利达成,那么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或将在RCEP和CPTPP的双轮驱动下提升至新的高度。(据《环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