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拒绝美国: 这次你们真的不行

  • ■ 王世纯

        “系统提醒,中国拒绝了您的好友请求。”
        10月26日,一则“中国空间站将美国拒之门外”的消息在微博传开。
        有网友看后调侃称,此举“扬眉吐气”,报了当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美国拒绝”的仇,让你当初“爱答不理”,现在的我“高攀不起”。
        其实呢,这则新闻并不“新”,也不是网友猜测的为了“解气”而不合作,实际上,是因为美国团队参与申报的项目在科学价值和技术层面没达标。
        是的,真相就是如此简单。拒绝你,是因为这次你真的不行。
        去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就联合对外公布,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空间站第一批科学实验项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通过联合国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
        彼时,被问及“选项目时有没有排斥来自美国的项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直言:“我们没有排斥任何国家,也没有限定任何范围,有美国团队参与申报的项目。从科学价值和技术考量来讲,美国的项目没达到要求的标准。”
        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我国空间站选项目,是有一套严格遴选标准的。
        第一,要符合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则。
        第二,项目的科学意义要突出,能够大幅带动相关科学技术领域进展,或能有效促进项目申请国家的航天科学技术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
        第三,技术方案要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实施性,不对空间站构成威胁。
        第四,能够自行承担项目研发经费。
        所以,每一个入选的项目都得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才能搭上中国空间站的车。
        要知道,中国的空间站不仅不会无理由拒绝项目申请,还非常欢迎与包括美方在内的所有国家进行航天合作,其中,尤其鼓励发展中国家加入这趟“太空之旅”。
        早在2016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就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
        这一对比,又让人想起了“中国曾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的传闻。
        回忆起当年,周建平称,中国是非常愿意参与国际合作的,但在航天技术方面,美国这样的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是不允许合作。那个时候,中国的航天技术和现在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在国际合作中,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但“被拒绝加入国际空间站”一事到底是否存在,仍有疑议。
        2017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在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国际空间站是否拒绝过中国加入”时,明确给出了“没有”的答案。
        据朱枞鹏介绍,我国不仅没有被拒绝过,实际上也没有申请过,我国载人航天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要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目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国际空间站不延长使用寿命,很可能在2024年退役。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空间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无论如何,中国载人航天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欢迎各国加入中国载人航天合作的“朋友圈”。(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