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土争端:马克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贾晓静 姚蒙 潘亮

        10月21日,人们在巴黎参加哀悼历史教师塞缪尔·帕蒂的活动。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帕蒂为“法兰西的面孔” “沉默的英雄”。
        10月6日,在巴黎安静的郊区,47岁的历史教师塞缪尔·帕蒂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五年前刊登在法国《查理周刊》上的关于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帕蒂不知道,这个举动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10天后,他被一名出生在俄罗斯的车臣裔少年斩首。他主持的“探索自由思想”的课堂活动,逐步演变成一场文化冲突,法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因之迅速紧张。此次法土争端中,不少欧洲国家站在法国一边。

    在伊斯兰世界,马克龙点燃“火药桶”

        “历史教师之死”令正在参加欧盟峰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赶回巴黎。据美联社报道,他在袭击发生地发表讲话,谴责这起“恐怖袭击”,宣布法国“不会放弃这些讽刺漫画”,呼吁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抵御极端主义。
        在伊斯兰世界,马克龙的演说犹如点燃了“火药桶”,引来批评声不断。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谴责他的言论“不负责任,在各国人民之间传播仇恨文化”。
        GCC秘书长纳耶夫·哈哈拉夫表示,世界各国领导人和舆论领袖应该携手拒绝仇恨言论,停止对宗教及其象征的蔑视,尊重穆斯林的情感,而不是陷入“伊斯兰恐惧症”。科威特外交部在声明中呼吁各国领导人不要支持将伊斯兰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歧视性政策,“它代表对事实的伪造,侮辱了伊斯兰教教义,冒犯了全世界穆斯林的感情。”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党内讲话中批评马克龙毫无同理心,“需要接受精神治疗”。
        作为回应,马克龙在推特网上用法语、英语、阿拉伯语三种语言写道:“我们本着和平的精神尊重所有分歧……我们将永远不接受仇恨言论,并捍卫合理的辩论。我们将继续。我们始终站在人类尊严这一边。”
        这条推文没能力挽狂澜。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在科威特、卡塔尔、巴勒斯坦、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国的社交媒体上,马克龙成为众矢之的。人们焚烧这位年轻总统的照片,呼吁抵制法国商品。
        在科威特,以往很受欢迎的法国奶酪被超市下架,430个飞往法国的航班暂停售票。在卡塔尔,消费品公司Al Meera宣布,即刻从货架上撤走所有法国产品。公司发言人在推特上宣布,作为一家民族企业,Al Meera将“按照我们真实的宗教、既定的习俗和传统,以及共同的愿景来运营,以一种服务于国家和我们信仰的方式”服务客户。
        据BBC报道,眼见反法情绪高涨,欧洲领导人紧急集会,表达对马克龙的支持。
        让马克龙想不到的是,埃尔多安公开加入了抵制法国商品的阵营,并表示:“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穆斯林,并以穆斯林的方式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马克龙的小心思

        法国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西欧国家。在这个有近600万穆斯林的国家,关于世俗主义的争论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几十年来,法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法律和程序消除极端势力的影响,但收效甚微。
        “历史教师之死”发生前,马克龙在10月2日曾就“极端主义”问题发表演讲。在1个小时的讲话中,他详细谈论了如何将伊斯兰教和法国世俗主义进行结合,包括管理清真寺等的建议。
        马克龙的言论让一些国家不满,特别是土耳其。
        近年来,法国和土耳其之间时有摩擦。在叙利亚、利比亚、北约、地中海东部和亚美尼亚等问题上,两国角力不断。
        美国《政治》杂志称,对土耳其和极端主义的品评让马克龙在国内也陷入困境。自上任以来,右翼对他的批评不绝于耳。极右翼人士相信,激进势力将给法国的社会安全、独特文化带来挑战。“这个主题将在公众话题中占据重要位置。2022年总统大选之前,它会成为马克龙和正在崛起的极右翼党派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对抗的焦点。”《政治》杂志称,勒庞的民调支持率不断攀升。
        《卫报》认为,马克龙在“历史教师之死”的问题上反应激烈是因为有自己的“小算盘”:对分裂主义采取强硬态度,可以从勒庞的支持者中分散选票。然而,如果将极端主义冲突绑在个人利益的算盘之上,可能造成更大的回响,并将法国的外交事务置于险境。《卫报》指出,马克龙应对“历史教师之死”的方式“将主导其外交的核心政策,包括他对土耳其、俄罗斯、北约和中东的态度”。
        “豪赌中的马克龙可能让局势进一步失控,他的言论让法国乃至全欧洲的政客意识到,在宗教问题上或许无法继续保持中立。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对他‘法国优先’的做法感到不安。在宗教问题上,马克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卫报》写道。
        随后,在10月31日马克龙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称,“我的角色要平息事态”,但同时要“保护”法国的言论自由。
        报道称,马克龙对“误解”和“许多操纵”感到遗憾。他表示,这场“可耻的、不能容忍的”反法运动是源于“人们以为我赞成”媒体上、特别是《查理周刊》刊登的有关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
        “我理解人们可能会因为漫画感到被冒犯,但我决不接受为暴力辩护。我们的自由、我们的权利,我认为保护它们是我们的使命。”马克龙表示。
        他细述了“共和模式的基础”,也提到了新闻自由,强调指出刊登漫画并非是政府倡议,而是出自“独立的自由媒体”。他说,漫画的讽刺对象有“政府领导人”,自己首当其冲,也包括所有宗教。他强调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个人支持他们的一切所言所画。”
    法国颁布强硬法案,
    极端组织发出死亡威胁
        法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纷争进一步发酵。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1月2日报道,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1日介绍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打击伊斯兰分裂主义法案”的细节,但很快引发了伊斯兰世界的批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甚至在2日向马克龙发出了死亡威胁。
        报道称,马克龙10月2日宣布,将以法律手段,从教育和资金等方面加强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宗教分裂主义”,该法案将于12月9日由内阁会议进行审议。针对该法案的细节,达尔马宁在接受法国《北方之声报》采访时举例称,任何拒绝接受异性医生治疗的人,均可能受到起诉和判刑,最高刑期为5年,并处以最多7.5万欧元的罚款。此外,大到对政府工作人员施压,小到拒绝接受学校老师授课,都可能受到相应的惩罚。该法案明文规定,任何人和团体都不得将个人与宗教置于法国国家原则之上。报道称,虽然没有点名伊斯兰教,但在法国,常有穆斯林患者拒绝接受异性医生诊治,以及穆斯林学生因为封斋疲惫,不写作业或不上课的现象,达尔马宁此次具体化规定的指向可谓不言而喻。
        半岛电视台称,法案细节虽然含糊不清,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反响,许多人反对因拒绝接受异性医师治疗而被判监禁和巨额罚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马里耶11月2日在推特上批评道:“马克龙领导下的法国正迅速变成一个肮脏的威权政权。”
        据法新社11月2日报道,达尔马宁当天还在议会上表示,政府将于近日取缔法国境内的极右组织“灰狼”。该组织已经被法国政府定性为亲土耳其、亲埃尔多安的“外国势力”。报道称,在近期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军事冲突的背景下,“灰狼”10月底在法国两个城市挑起了250名土耳其人追杀亚美尼亚人的恶性斗殴事件,造成多人重伤。作为对这项禁令的回应,土耳其民族主义行动党成员阿德姆·塔西亚11月2日发推文威胁称,法国政府将会“迅速垮台”,并提醒马克龙做好心理准备。
        11月2日,“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发表声明,敦促其追随者杀死任何侮辱先知穆罕默德的人,并扬言要对马克龙的言论报仇。同日,法国国防部宣布,法国军队在马里中部的空袭中打死五十多名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圣战”分子。(据《青年参考》《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