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一帆
截至11月1日,爱琴海海域的强地震在土耳其与希腊导致的遇难人数已升至60余人。天灾无情,但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地震让两国岌岌可危的关系找到了一丝温存,哪怕只是暂时的。地震发生后,两国领导人罕见通话互致慰问,并表示要搁置分歧,共同抗灾。新仇旧恨不断的土希两国,似乎在灾难面前领悟到“以和为贵”。
这也暴露了一个并不令人意外的事实:面对危机,北约有心无力。对于剑拔弩张的土希关系,对于日益紧张的土法关系,作为冷战产物之一的北约一直试图在成员国之间发挥协调作用,但却无力阻止局势恶化。
天灾
从地中海划界到纳卡冲突,土耳其和希腊吵个不停,几欲兵戈相向,让欧洲难堪,令世界紧张。
跨土耳其西部海岸和希腊东部萨摩斯岛的爱琴海海域10月30日发生了里氏6.6级强地震。震中距离土耳其三大城市之一的伊兹密尔塞费里萨尔地区仅17.26公里,震源深度距海底仅16公里,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和雅典都有震感。
地震让两国多地房倒屋塌,此外,由于爱琴海沿岸曲折,港湾众多,地震还引发了小规模海啸。海水涌入陆地,多所建筑倒塌,无数人流离失所。土希两国出动数千名搜救队员和数十条搜救犬参与救援。
受损最严重的是土耳其海边城市伊兹密尔。“这次地震的震感非常强烈,简直能把你晃倒在地。”克里斯·贝德福德是一名英国教师,退休后住在伊兹密尔,他说,地震来临,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地跑到街上。
监控画面显示,升起的海水涌入伊兹密尔的大街小巷,犹如“小型海啸”。一名残疾人的轮椅被海浪掀翻,当场溺亡。地震发生后,政府并没有立刻发布海啸预警。
伊迪尔·贡格尔在伊兹密尔地区经营一家旅馆。她说海啸给当地带来的损失比地震更大。她的旅馆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如今已被海水淹没,各种海洋生物在漂浮的古董家具周围游弋。
在废墟中,哈斯尔马兹费力地拨通了救援电话。“把(搜救)狗带过来,”她对救援人员说,“我会学猫叫,吸引狗的注意。”“这是个好主意。希望你继续像现在这样保持冷静,振作精神,还要有耐心。”对方鼓励道。最后,哈斯尔马兹成功获救,父亲也被救出,母亲的下落尚不清楚。
70岁的艾哈默德·奇蒂姆是个幸运的生还者。当救援者11月1日凌晨在丽扎贝公寓的瓦砾中发现他时,已是地震发生33个小时后了。当时,他几乎完全陷入了昏迷。“我们第一次接近他的时候,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一名救援人员告诉当地电视台,他们用手小心地刨开废墟,奇蒂姆的脸露了出来,然后开始口齿不清地呢喃。“那一刻,我们完全忘了要冷静,沉浸在狂喜中。”救援人员说。
但有人再也不能开口说话。地震发生前,一对年幼的双胞胎兄弟——萨伊拉和辛纳尔·艾尔普贡杜斯,穿着正装站在丽扎贝公寓的后花园里,在等待晚餐时自拍了一张搞怪照。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张照片。
如今,伊兹密尔已进入深秋,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只能裹着被子缩在寒风中。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政府“决心在寒冬和雨季开始之前,治愈伊兹密尔兄弟姐妹们的创伤”。根据11月1日土耳其灾难和应急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此次地震中有62人丧生,另有900多人受伤,他们都在伊兹密尔。
邻国希腊萨摩斯岛有两人因围墙倒塌丧生,另有8人受伤。土耳其官方称震源在海平面下16公里处,并把地震定为6.6级,希腊官方定为6.7级。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希腊首都雅典都有震感。爱琴海海域的居民对地震并不陌生,早在数个世纪之前就有关于爱琴海地震的书面记录。爱琴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多个断层带交界于此,像拼图一样错综复杂。
积怨
地震造成的伤亡总体可控,却意外给双方一个既不伤面子,又能让关系止跌的契机。
两国领导人罕见通话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不管有怎样的分歧,有时我们(两国)的国民需要站在一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发文回应:“两个邻国在困难时刻表现出相互支持,比人生中许多事更珍贵。”
今年以来,围绕东地中海能源勘探和海上划界,以希腊、埃及和塞浦路斯为代表的一方,和以土耳其为代表的另一方的矛盾激化。上个月,土希两国分别在东地中海举行军事演习,擦枪走火的风险迅速提高。
土耳其近年持续谋求增强地区影响力,与北约龃龉不断。再加上油气资源素来贫乏,土耳其在推动东地中海能源开发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坚决。希腊等国整体实力虽较弱,但却得到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大国的支持。2017年,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和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委托塞浦路斯调查船勘探时,土耳其派出军舰和战机在公海上进行阻拦,迫使法意希三国派出军舰与之对峙。
当时局势十分紧张,以至于在附近游弋的美国第五舰队“布什”号航母进行干预。然而到了今夏,土希两国因为能源勘探问题再度走到冲突的边缘。此外,在交火不断的纳卡冲突里,法希两国与土耳其相互指责。而法国历史教师帕蒂上月在巴黎郊区被斩首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境内宗教极端主义宣战一事,不仅引发了法土两国元首之间的相互攻击,更点燃了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与穆斯林世界之间的矛盾。
循环
双边关系恶化看似难以转圜时,地震发生了。除土希表明搁置分歧、共同抗灾之外,马克龙11月1日也表示,埃尔多安必须“尊重欧盟及其价值观”,但强调地震发生后,法国已向土表示慰问,愿意提供现场援助。
各国在灾难前搁置分歧,无疑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看,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开始,地中海周边十年来战乱不断,并衍生出大量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问题,让各方承受巨大压力。疫情之下,该地区再也经不起更多的折腾。相互示好,借坡下驴,既为占据道德高地,也是各方理性的盘算。
然而,该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这样的温情脉脉恐怕只是昙花一现。地震无法抹去历史的积怨,没法分配海底的资源,更难以遏制争霸的野心。地震过后,各方基于实际利益、地缘政治和文化宗教的矛盾与冲突必然又占据上风。显然,欧盟与土耳其的矛盾难以弥合,北约对此则更加无奈。(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