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空军F-5E战机坠海背后

  • ■ 刘楚
        
        10月29日,台湾地区空军(以下简称台空军)第七飞行训练联队1架F-5E战斗机,因发动机故障在台东近海坠毁。飞行员朱冠甍虽成功跳伞逃生,但坠海后送医伤重不治身亡。朱冠甍母亲称,其子曾说“F-5早晚会出问题”。 

        此次飞行事故虽属个案,但联系台空军近些年来的总体表现,这次事故的背后与台空军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有脱不开的关系。

    机型老旧的困扰

        上世纪80年代前,台湾地区空军的装备都是以购自美国为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拒绝向台空军出售F-16战斗机。因此,台湾当局转而采取自研的方式,为其空军提供装备,如IDF战斗机、AT-3攻击教练机。不过,需注意是,尽管这些武器装备被台湾方面冠之以“自研”的名头,但仍得到了美国的技术帮助。如IDF战斗机就得到了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西屋电子和摩托摩拉公司的技术援助,AT-3则是与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合作设计。此外,台空军还于90年代从法国购买了“幻影”2000-5战斗机,尝试武器外购来源多元化。
        目前,台空军有3.5万人,装备约550架各型飞机,其中约400架为战斗机。这其中既有外购自美国、法国的F-16A/B block20、“幻影”2000-5战斗机,也有台湾汉翔航空工业组装的F-5E/F战斗机,以及其自研的IDF战斗机等。
        在空中作战力量方面,台空军作战联队有1个基地指挥部、5个战术联队和1个飞行训练联队。其中,松山基地指挥部主要提供行政专机服务。第一战术战斗机联队驻台南机场和澎湖机场,装备IDF战斗机。第二战术战斗机联队驻新竹基地,装备“幻影”2000-5战斗机。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驻台中清泉岗机场,装备IDF战斗机。第四战术战斗机联队驻嘉义机场,主要装备F-16战斗机,还装备有UH-60M等型号的直升机。第五战术混合联队驻花莲机场,除F-16、F-5F战斗机外,还装备同型侦察机RF-16和RF-5E。第六战术混合联队驻屏东神鸥基地和金门机场,装备E-2K预警机、C-130H运输机和P-3C反潜机。第七飞行训练联队,驻台东志航基地,装备F-5E/F战斗机,也是这次坠机身亡的朱冠甍所属部队。
        仅从数量上看,台空军目前还颇具实力。然而,由于装备的机型逐渐老旧,更新换代压力增大,自研能力有限等原因,台空军目前面临诸多问题。
        当下,台空军装备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机型老旧,更新换代压力大。战斗机占台空军所有飞机总数的比例较高,但就战斗机机队来看,部分机型老旧,换代升级压力较大。F-5战斗机自2018年起开始逐步退役,“幻影”2000-5战斗机,在2000年至2020年期间也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尽管台空军对其F-16A/B机队进行了升级,采购了66架F-16C/D block70,但升级工作要到2023年才能完成,F-16C/D block70尚未交付。至于“幻影”2000-5机队,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台空军也很难从法国或欧洲找到替代机型。
        就拿此次出事故的F-5战斗机来说,1965年11月28日,台空军得到了第一架F-5A战斗机,由此开启了F-5战斗机在台空军的历史。当时,台空军一共获得92架单座F-5A战斗机和23架双座F-5B战斗机。F-5A服役了近22年,F-5B则服役31年。1968年,台湾当局与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商谈合作生产F-5E/F战斗机的事宜。1974年,第一架台湾经授权由汉翔航空工业生产的F-5E战斗机出厂。一共生产了242架单座F-5E和66架双座F-5F,占F-5系列全球生产量的1/4,台空军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5战斗机使用方。此后,汉翔航空工业还对F-5E/F进行了改进,并提出采用IDF相关技术的Tiger-2000升级计划。不过,由于台空军决定逐渐退役F-5E/F,所以TIger-2000计划无果而终。
        目前,F-5E/F战斗机在台空军中已退居二线,主要承担扮演战斗先导教练机,并承担部分对地攻击任务的角色。此次朱冠甍就是在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机。而近二十年来,台空军的F-5战斗机已出现8起事故。由此可见,老旧的F-5战斗机已难堪用。如朱冠甍驾驶的那架F-5E战斗机1980年11月14日出厂,去年9月完成大检,已有近40年机龄,飞行小时数超过6260个小时,而这是台空军F-5战斗机机队的普遍情况。
    教练机青黄不接

        IDF战斗机作为汉翔航空工业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其研制花费14年时间,大大超过同类飞机平均水平。况且,汉翔航空工业在研制IDF期间,还得到多家国外企业的技术帮助。即便如此,IDF的技术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被嘲讽为“我不能飞”。此外,受限于纤弱的机体和羸弱的发动机,IDF性能平平,改进升级潜力空间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F-5E坠机事件,也反映出台空军战斗先导教练机老旧,亟需更换的问题。然而,汉翔航空工业羸弱的技术研发实力,使得接替F-5战斗机承担战斗先导任务的所谓新机型T-5“勇鹰”教练机,在各方面都显得十分勉强,甚至可以说奇怪。
        战斗先导教练机主要为飞行学员提供高级飞行技巧、基本战术和武器方面的训练,能够节约在战斗机上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间,降低训练成本,减少对战斗机寿命的消耗。同时,战斗先导教练机还能帮助现役飞行员保持飞行技术,并可用于战术研究,降低日常训练成本。在有些国家,战斗先导教练机还升格为作战飞机,承担一定防空巡逻、对地攻击等任务。
        一般来说,战斗先导教练机应具备模拟多种型号军用飞机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机动性,能够作出大过载机动动作。随着F-22等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出现后,战斗先导教练机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已经成为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
        虽然台当局和台媒大肆宣传称,T-5教练机是一型全新研制的飞机,其性能甚至超过大陆研制的L-15高级教练机。然而事实是,T-5教练机的基本设计仍然以IDF战斗机为基础,可以视为简化版IDF。其只是在发动机附件位置、中后机体宽度、机翼厚度、主起落架位置等处与IDF不同,同时采用了10%的复合材料。这些变化无非是这些年航空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几十年来,汉翔航空工业仍然还在IDF上“绕来绕去”,其设计研发基本功并未有多大提高。
        然而,作为战斗先导教练机,T-5教练机并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T-5教练机的基础IDF战斗机本就是出名的动力不足,但其两台有加力的F125-GA-100涡扇发动机使其好歹能够突破音速。在设计T-5教练机的过程中,汉翔航空工业很奇怪的为其安装了两台F125-GA-100的无加力版本——F124-200TW涡扇发动机,使其最高飞行速度只有0.9马赫。同时,作为战斗先导教练机,T-5教练机必然要承担武器和战术训练,却在设计中被汉翔航空工业拆除了火控雷达、机炮、半埋式中距空空导弹发射架和翼尖导弹发射架等。在没有火控雷达的情况下,T-5教练机只能进行无制导炸弹和无控火箭弹的训练,甚至连基本的机炮射击训练都无法进行,战斗先导教练机承担的高级别空战训练则更是不用想。尽管如此,台当局和汉翔航空工业仍然宣传T-5具有“平战转换”能力。汉翔航空工业总经理马万钧对台媒说,如果挂导弹就不是教练机,而是战机,所以T-5目前是教练机。在马总经理眼中,战斗机和教练机的差别如此简单、如此之小,T-5教练机被设计成现在这个样子,一点都不奇怪。
        更有趣的是,T-5教练机是在蔡英文上台后,其提出的所谓“国机国造、自研自制”口号的推动下研制的。在所谓“国机国造”方面,T-5教练机仍有45%的零部件和设备无法自制,在所谓“自研自造”方面,T-5教练机只是IDF战斗机的降级版,毫无设计难度可言。该口号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飞行员训练不足

        台空军训练和军纪风气也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台空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小时数,已落后于解放军。如在2018年的“汉光34号”演习中,台空军1架RF-16撞山,飞行员吴彦霆身亡。据报道,吴彦霆2009年毕业,其年均小时数约115小时。2017年11月,台空军1架“幻影”2000-5战斗机失踪,飞行员何子雨的年均飞行小时数约为150小时。
        反观对手,在实战化训练的推动下,大部分战斗机部队飞行员的年均飞行小时数超过200小时,有的甚至达到240小时。连装备二代机的部队,其飞行员的年均小时数也能达到170多个小时,超过台空军三代机飞行员。
        训练不足的同时,台空军的违纪、腐败问题也很严重。如《大公报》近日报道,台空军与美国方面价值6.2亿美元的“爱国者3型导弹延寿案”,高层事先竟不知情。直到美国方面公开相关消息后,他们才获知。
        据报道,这项军购案,不仅台空军司令、台防务部门长官没有签名核定,台防务部门“战略规划司” “后勤次长室”也不知情。类似逃避监督的做法,在“台军”军购案中并不鲜见,这为个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提供了机会,成为台军腐败的一大根源。(据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