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箭军校”蹚出“旅-营”体制“育才路”

  • 曹卓 鹿鹏 亓琛

        初冬寒峭清冷,泛黄的叶片渐渐染黄营院道路,此时机关礼堂里热烈的掌声打破了冬日的宁静。11月12日上午9时,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红箭军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一场“旅-营”体制下紧贴备战打仗急用急需,缩短“三新”(新兵、新干部、新任职)岗位适应期、打造“两高”(高级士官苗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苗子)实战成才路的人才队伍建设“春风”强势袭来。
        “旌旗猎猎励斗志,战鼓声声壮我行!我定会奋力拼搏,珍惜‘红箭军校’育才平台,学有所成奉献国防!”学员代表朱晓峰洪亮的发言讲出了该旅官兵的心声。
        笔者透过视频监控看到,该旅各营全体官兵正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时观看,他们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亲历“红箭军校”蹚出“旅-营”体制“育才路”新征程。
    瞄准难题困境——建校
        笔者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大抓实战化、实案化训练程度日渐加深,备战待战形势日趋严峻,该旅党委清晰认识到要想紧而又紧推进备战打仗,就必需过硬人才队伍作支撑。为此,他们直面“组建时间短、人才储备少、技术更新快”的难题,针对“旅-营”体制下,各营独立驻防间隔距离远、担负战备人才抽调难、骨干培养师资力量弱等困境,瞄准“为战育人”目标,按照把认识高位与工作战位统一起来,战训要求与人才需求统合起来,重点少数与绝大多数统抓起来的“三统”思路,采取“基层调研、专题研讨、专家会诊”举措,立足现有条件盘活军地资源,筹建“红箭军校”。
        翻开“红箭军校”规划手册,笔者发现“如何把好‘入口关’厚实第一任职能力,更瞄准‘培养关’提升综合能力素养”的问题有了答案。“红箭军校”就是按照“以点带面、以少促全”思路,发挥“种子”“酵母”作用,区分单位、专业领域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带动全员学、研、练,达到“1+1>2”的效果,促进骨干规模稳步增长。
    蹚开创新路子——办学
        抓不住重头就没有准头,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扭住关键,才能赢得主动、事半功倍。笔者得知,该旅党委早在年初就明确了“向战聚焦定规划、盘活力量强师资、整合资源抓保障”办学路子,对表战斗力“标尺”,列出“能力清单”;对照专业标准,梳理10大类130余项具体问题“一本账”,明确靶标;构建“实用技能包”课程体系,从7类教学内容(政治理论轮训、岗位任职培训、专业技术精训、单兵技能强训、小特专业特训、安全管理集训、学历教育提升)入手,为官兵“绘蓝图、定路线、搭舞台”。
        与此同时,他们在全旅范围内选拔各专业“尖子骨干”纳入“师资库”,聘请上级机关、兄弟单位“行业大拿”组成“讲师团”,构建机关业务骨干、部队专长“教头”、教导队教员“三位一体”力量体系,形成“随营军校”深入战训一线。目前,该旅已选拔57名官兵纳入“师资库”,聘请军内23名“讲师团”成员,为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悉,该旅“七室”(多媒体教室、远程网络教室、专业模拟训练教室、备课室、研教试教室、信息资料室、训练器材室)计划已经进入筹建阶段。
    借助军地融合——拓展
        “‘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开门办学、战教合一、军地共学”是该旅筹办“红箭军校”的又一亮点。
        “前段时间,战区空军体能普考成绩对比自测及格率足足提高8个百分点,实打实的成绩印证‘红箭军校’军地融合‘请进来’办法的可靠性”,该旅训练科长张景明说道。
        据了解,该旅“红箭军校”在军地融合方面果断打出“请进来教、走出去学、联起来育”组合拳,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邀请地方专家授课,借势“慕课资源”学习多项军地两用技术,对接装备厂家、科研院所帮助参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教学活动,开启“课堂搬家”模式,适时组织官兵到政府企业、兄弟单位参观见学。
        今年以来,“红箭军校”先后与6个单位联合开展参观见学、实践教学等活动10余次,组织指参骨干、军体教员、新闻报道骨干等各类集训15期,培训官兵500余人次,有力填补部队自训能力短板。
    注重常态长效——稳步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人才培养必须靠制度推动、以机制保证。”该旅副旅长兰志明道出持续办学诀窍。“红箭军校”能否持续抓准实战急需、建设所需、官兵必需办学,走开走实走稳“调查研究、归口管理、考核考评、奖励激励”四个机制是关键。
        据悉,该旅党委按照大纲要求,通过“实地调研、专项检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举措,随时把握人才培养“脉搏”,“透视”装备技术和作战演训短板弱项,使培训精准点穴;区分承训科室、参训骨干两个层面对期班培训总牵头,将“筹划、审批、组织、考核、总结”等重要环节分工定则、归口管理,彻底改变以往“各开各班、各训各人”的“撞车”现状;从法规理论、实操作业、日常管理、成果创新4个方面组织结业考核,颁发《结业证》表彰“优秀学员”,积极挖掘岗位成才“草根”典型,用“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
        “今年,我们综合运用‘互动式、研究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既做好‘大锅菜’,又配好‘自助餐’,形成应对反辐射导弹打法、驻训训例等‘两例两法’43篇理论成果,开发小发明、小创造58项,制作2门军事职业教育微课被空军评为优秀课程。”细数着今年以来拓开“育才路”的一个个战绩,该旅“红箭军校”教导队队长杜鹏亚的脸上难掩自豪的微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