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在梅里诺仅上任6天便辞去总统职务后,秘鲁国会选出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作为下一任总统。
经历了一周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这已经是秘鲁在一周内换的第三任总统,也是在不到五年内换的第四任总统。彭博社指出,即便是在政治长期不稳定的拉丁美洲,秘鲁的政局状况也很突出。
秘鲁乱局如何了?
日前,秘鲁的政治紧张局势演化为公开冲突。当地时间11月9日,秘鲁国会以涉嫌腐败、道德无能为由,弹劾前总统马丁·比斯卡拉,随后解除了他的总统职务。
据《纽约时报》报道,此前,比斯卡拉展开了一系列清除腐败的工作。国会共有130名议员,其中约有68名国会议员都在接受包括贿赂、洗钱在内的犯罪调查。虽然比斯卡拉因此赢得了大多数秘鲁民众的支持,却也影响了部分国会议员的利益。
当地时间11月10日,曼努埃尔·梅里诺在比斯卡拉下台后迅速就职,成为临时总统。《纽约时报》指出,政坛权柄的突然交替引发国内动荡。许多民众表示,秘鲁本就身处于经济危机与卫生危机的双重夹击之中,国会议员贪污腐败的行为让秘鲁的动荡局势雪上加霜。秘鲁民众将不满发泄到街头,在全国各地开展示威活动。
暴力、抗议和政治危机开始席卷秘鲁。据《卫报》报道,全国范围内的示威抗议活动引发了秘鲁十余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秘鲁当地人权组织发布报告称,共有112名抗议者在示威冲突中受伤,2名抗议者被杀。秘鲁保护记者委员会表示,至少有35名记者在报道秘鲁反政府抗议活动时受伤。警方对示威活动的严厉镇压引发全国声讨,直接导致梅里诺于就任6天后辞职。
秘鲁何以至此?
秘鲁政治分析人士指出,过去几天内的混乱局面只是秘鲁政坛长期不稳定的缩影。据彭博社报道,自1985年以来,几乎每一位秘鲁总统都遭到了弹劾、监禁或刑事调查。秘鲁政局何以至此?
政局不稳与腐败横行 秘鲁智库“Grade”高级研究员认为,多年的错误政策导致秘鲁政局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首先,秘鲁缺乏对竞选资金的严格限制,允许企业向国会议员候选人注入资金,以此获得影响力。这意味着,国会议员在当选后,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推出法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背后利益影响。
其次,频繁的人事更迭也使得有效政策难以施展,进而导致腐败猖獗。据《纽约时报》报道,2018年,秘鲁经过全民公投后,将国会议员的任期缩短为一届。此举初衷是为了及时将能力不足者从国会中剔除,结果却起到了相反作用。部分国会议员会在有限的任期内,企图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至国家利益于不顾。
彭博社指出,秘鲁的贪污腐败问题由来已久。2014年,巴西司法界发起反腐败调查“洗车行动”,由此发现巴西最大建筑公司奥德布雷希特公司与拉美国家政府间的一系列腐败贿赂行为。这件丑闻在拉美地区引发政治地震,秘鲁3位前总统均被卷入此案,时任秘鲁总统库琴斯基也被控收受奥德布雷希特公司贿赂以及涉嫌洗钱,于2018年宣布辞职。
国会滥用弹劾权力 秘鲁民众曾在示威中表示,比斯卡拉的下台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国会政变”。国会弹劾比斯卡拉,指控其“道德无能”,但“道德无能”缺乏明确的客观定义,这就给予国会高度的自由裁量权。民众认为,国会正在滥用弹劾权力排除异己。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指出,这次席卷秘鲁的抗议活动与往年任何一次都不同,“年轻人通常对这个国家反复无常的政治缺乏兴趣,可这次抗议活动却是由年轻人主导”。
在抗议活动中,还有民众高呼,“我们希望人民的声音被听到”。哈佛大学政治学家莱维茨基表示,无论是年轻人对政局的关注,还是民众呼吁的诉求,这一系列行为都向秘鲁的政客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国会试图非法夺权,秘鲁民众不会答应。(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