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
瓦伦堡家族经常被人称为瑞典的洛克菲勒家族、盖蒂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其投资公司银瑞达,它控制着瑞典几乎20%的大型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爱立信、阿斯利康、萨博等企业,家族资产高达25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6元人民币)。
日前,瑞典邮政电信管理局出台了5G频谱拍卖规定:凡参拍的瑞典企业不得使用华为等中国设备,正在使用的设备须在2025年之前更换,理由是所谓的“安全”问题。瑞典为什么这样做?俄罗斯政治分析家科雷布科的看法是,瓦伦堡家族在后面推波助澜,目的之一是将华为挤出瑞典乃至欧洲电信市场,扩大爱立信的地盘。有电信业内人士也持相同看法。
但这仍然令人困惑:瓦伦堡家族的相关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涉及建筑、教育、电商、医药等很多产业,它真的会跟华为过不去吗?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呢?
善于利用危机
瓦伦堡家族可追溯到1760年,但领头致富的第一代是安德烈。他是主教之子,当过海军,经营过船运业务。借助自己的议员身份,他说服同僚通过法案,得以设立了斯德哥尔摩第一家私人银行,开创了整个家族的事业。这就是后来成为家族事业支柱之一的SEB银行。
1896年,瓦伦堡家族的银行业务受经济危机影响,发生经营困难。据说,安德烈在银行出现挤提时,让保安拿着几袋钱大摇大摆走进银行,安了客户的心。还有一个说法是,他请瑞典国王存了一大笔钱,稳定了市场信心。那时候,许多客户经营困难,安德烈也面临选择,要么让欠钱的企业破产,要么“债转股”并帮企业渡过难关。他经常采用后者,慢慢成了很多公司的大股东。
20世纪初,安德烈的儿子纳特和马库斯成为第二代掌门。当时,瑞典实行了新法律,不允许银行长期持有工业企业的股票。马库斯就在1916年成立银瑞达,把银行持有的企业股份都转到该公司,以此控制了很多老牌企业,把家族业务拓展到工程、电力等许多产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那时候,掌门的已经是家族第三代、马库斯之子雅各布和小马库斯(昵称多迪)。当时,瑞典政府希望瓦伦堡家族收购一些亏损企业以稳定大局。瓦伦堡家族低价收购了不少这样的企业。比如,他们以1瑞典克朗(约合0.76元人民币)1股买下了阿斯特拉制药公司,后来和捷利康合并组建阿斯利康,成为全球最大制药集团之一。瑞典“火柴大王”克努格曾收购瓦伦堡家族产业,是其最大对手。但在大萧条期间,克努格破产,瓦伦堡家族趁机收购克努格的股票,控制了其旗下大量企业。
安德烈说过,好生意总是在坏运道中做成的。有的时候,这个家族还会靠政府帮助“转运”。比如1903年,家族控制的电力设备公司遭遇德国同行竞争,马库斯希望和对方合作,但没有谈成。他就开始游说议会,成功说服政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进口税,挤掉了德国对手。
喜欢“左右逢源”
瓦伦堡家族的第二代掌门纳特对政治很有兴趣,平常除了经营银行,还给一家报纸写社论。一战期间,他当上外交大臣,极力阻止瑞典与德国结盟。这个判断很正确,瑞典站到了一战胜利者一方。后来,他还参与了瑞典与英国的商留协定谈判。瓦伦堡家族先后出了十来位外交官,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妻子拉格尔格伦就是这个家族一位外交官的妹妹。
在二战中,瑞典也保持中立,和英国、德国做生意,两头得利。当时,掌握家族事业的是雅各布、多迪兄弟。雅各布和纳粹德国有往来,其负责的银行帮助纳粹转移从犹太人手上掠夺的财富,还参与到纳粹新占领区的生意。多迪则比较同情犹太人,和盟军接近。这种有意无意的两头下注,帮助家族在战后毫发无损地继续发展。而且,二战中瑞典为加强国防,发展军工产业,对瓦伦堡家族控制的军工企业萨博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被夹在冲突中挺难受
近年来,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挑起贸易战,又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持续的打压。瓦伦堡家族在中美两国都有大量的投资,被夹在冲突中,着实挺难受。
对这一点,瓦伦堡家族的第五代掌门人马库斯(与前人同名)曾直言不讳。2019年,马库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美中贸易冲突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很明显,中美两强对于规则的看法非常不一样。而历史告诉我们,保护主义只会把我们带向非常糟糕的境地。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看到事情正在走向完全错误的方向。”
但马库斯也保持了家族“不选边站”的传统风格,说贸易战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是仅仅其中一方的错误”。他说:“中国这个国家按照他们的想法和政策行事已经几十年了,而美国和西欧国家政治形势四五年一变。我们看到的是非常不同的游戏。”
正因为瓦伦堡家族很了解中美两国的情况,长期以来也从“中立”中获益,所以人们才对当前的情况更感到意外。当瑞典政府推出不公正地排斥华为参加市场竞争的措施时,为什么不但看不到瓦伦堡家族设法缓解情势,业内反而传出了它在幕后推波助澜的说法?
一个说法是,为钱。美国陆军与瓦伦堡家族控制的军工企业萨博签署了一项价值8700万美元的合同,购买萨博的卡尔·古斯塔夫单兵无后坐力炮,拟从2021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但这一交易与这个家族的庞大财富相比,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另一个说法是,为爱立信,或者说为5G。这正是科雷布科的看法。华为和爱立信在这个领域是竞争对手。由于美国对华为的无理排斥,为爱立信创造出了空间。尤其在美国,爱立信的5G设备智能工厂已经投产。此前,美国政府曾有意帮助美企收购爱立信,以加快其5G技术发展。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瑞典为了保自家的爱立信,帮着美国打压华为。
有观察人士称,瓦伦堡家族喜欢“脚踩两只船”,那是它的自由。但如何不把其中一只船踩翻,则考验这个富豪家族的智慧。(据《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