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6日报道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正式签署。美国确实不希望看到RCEP签署成功。这不仅因为美国没有参加该协定,更因为美国不愿让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扮演主要角色。
但RCEP还是来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与缺乏证据的安全隐患和空泛的人权概念相比,通过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恢复和促进受到疫情冲击的本国经济增长,是中国和其他RCEP签署国的基本共识和利益所在。
RCEPl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都占全球总量约30%。有了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中国更有底气与美国周旋。
过去两年,全面倒退的中美关系严重恶化了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少人认为拜登上台后,将联合盟友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而RCEP将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内的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员跨境流动,这将大幅提高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组建对华统一战线的成本,甚至导致美国不可能在经贸领域封杀中国的影响力。
在RCEP框架中,中日韩打破了彼此间的一些贸易壁垒,这对中日韩未来达成一套经济一体化的方案大有助益。中日韩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必将增加美国借日本、韩国遏制中国的难度。
德国《青年世界报》11月15日报道称,毫无疑问,通过签署RCEP,中国在跨太平洋经济战中取得了战略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长期以来努力扩大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现在,这一关系如此强大,使所有参与者都有利可图。
跨太平洋自由贸易本来是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项目。奥巴马政府想按照美国的利益塑造未来的跨太平洋市场,将中国排除在外。在东南亚国家看来,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华盛顿联系起来,通过RCEP与中国联系起来,这将使东南亚在跨太平洋未来贸易中占据有利的中心地位。
这些希望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任破灭了。他任后的最初举措就包括退出TPP。他还拒绝参加2018年以来的历次东盟-美国峰会,这种轻视行为在东南亚留下了印记。谁在支持该地区国家抗击新冠疫情,谁不支持,包括疫苗的供应,一切一目了然。也因为“美国优先”政策,目前东南亚国家被美国拉入反华斗争的意愿很低。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6日报道称,这个由北京方面设计的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平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RCEP比以往任何一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覆盖的都多,有可能帮助中国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周边经济主导力量的形象。
在贸易专家看来,RCEP的签署表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会等美国。欧盟也在加快步伐进行贸易谈判。随着其他国家签署新的协定,美国出口商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 (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