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当“英雄”传人,到了征兵季我要成为“您”

  • 周同义 张政

        “我们蹲守阴暗、潮湿、狭窄的猫儿洞忍受着毒热的气候和皮肤溃烂,饿了只能吃着干硬的压缩饼干,渴了只能喝点用罐头盒接的雨水,战士们仍时刻保持着警惕……”11月17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人武部和职教中心邀请涿州市“老兵故事”宣讲团,满怀豪情地讲述他们当年血与火的战场故事。
        故事会上,老兵代表马银臣、孙水、尚书海、高建国、张合森、刘凤海,分别以《老父亲的家国情怀》《难忘猫耳洞的烽烟岁月》《这是我的民族》《难忘峥嵘岁月》《我的妈妈》《说句心里话》为题,从不同角度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爱国情怀。
        “革命的雄风、战马的嘶鸣、炮火的纷飞……”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守护了脚下的这块土地,老兵们台上的深情讲述,师生们台下泪水如注。
        据了解,这17名老兵宣讲团成员,全部由涿州籍老兵组成,他们当中有参加过上百场战斗的战斗英雄、有奋战在部队一线的无线电班长、有连队卫生员和侦察兵,他们有的班长牺牲了副班长顶上,有的断了一条腿、有的断了手指,每个人的感人故事历历在目,温热了千余名师生的双眼。
        让师生们难以忘却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所唱的歌曲《血染的风彩》《十五的月亮》等,只是觉得电影好看,歌词旋律好听,却不能理解歌词中军人即将告别亲人、奔赴战场时的特殊情感,作为学生,可能没有很深感触,现在完全真实的近距离接触,大写的爱国情怀在大家的心中激荡。
        我们当然可以追星,去关注喜欢的明星大佬,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看这些身边的英雄,他们才真正是我们最尊崇的“爱国星”。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英雄的故事并未被遗忘,学生代表向老兵们献花,“我生在和平,你身处沙场,到了征兵季我要成为‘您’,争当‘英雄’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