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亮明 甘志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铭记光辉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连日来,广东省紫金县人武部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对老战士的慰问、聆听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的事迹、贴心家政服务活动等方式,用实际行动深入学习抗美援朝老战士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
忆一段红色历史就是荡涤灵魂,访一位英雄就是身边生动教材。抗美援朝老战士龚仕灵今年96岁,是一位屡立战功又亲身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老战士,老英雄初心不改,书写着人生不同时期的传奇故事。
龚仕灵,1924年出生,1942年参军入伍,曾在华东野战军栗裕某部服役,历任小组长、班长。1950年10月,响应祖国保家卫国号召,随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一次漆黑夜晚与敌军交火中,他不慎掉进2米多深的坑道里,一个耳朵被摔破,后经抢救治疗保住了性命,落下了长期中耳炎后遗综合症,最终造成听力不断下降,听力几乎完全丧失。
随着朝鲜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抗美援朝战火落下帷幕。1956年10月,龚仕灵荣获“金星纪念章”、“朝鲜慰问志愿军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章”、“上甘岭奖章”、二等功等十多项殊荣光荣退伍返乡。
昔日扬威战场,今朝汗洒农场。别人都说龚仕灵很傻,与他一起退伍返乡战友相继安排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龚仕灵却主动申请到农村去,为人生“转场”续写新篇,在农村田野上绽放着亮丽青春。
通过顽强斗志,克服战场留下种种顽疾和艰难,龚仕灵积极响应“穷山沟里好文章”,投身“农业学大寨”高潮运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社员治沟平地、垦荒种田、改良土壤、种植农产品,修渠储水、修造梯田,使柏埔镇南昌村面貌一新,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公社(乡)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和生产标兵。1990年,他还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河源市纪念抗美援朝40周年典型代表发言。
身边典型大家选,身边典型众人赞。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政策后,龚仕灵始终保持军人冲锋姿态,坚守党员行为准则,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先后任村支委干部、治保主任、护林员等工作。无论哪个岗位,总能见到他战斗的身影,尤其是遇上台风暴雨、干旱、水稻虫害、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个带头冲在前面,几次因劳累过度被抬进医院,又几次拨掉针头重返抗洪抢险最前沿……
时光荏苒,如今龚仕灵已是耄耋之年,晚年的龚仕灵仍然发挥余热之光,为村民、为学校、为单位、为适龄应征青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积极参加“雷锋”志愿者活动,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年“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亲自为孩子们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讲他抗美援朝出生入死、讲他不为方向所迷、不为利益所惑,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笔者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说:“问君哪来信如磐,为有党话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