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下水“能发射弹道导弹的常规潜艇” 为何只是摆设

  • ■ 齐宇

        据韩国媒体报道,今年11月10日,韩国新一代潜艇张保皋级的二号艇“安武”号的下水仪式在韩国南部庆尚南道巨济市的大宇造船厂举行,该级潜艇具备6管533毫米口径的垂直发射装置,能够发射韩国自研的“玄武-2C”弹道导弹“或是“玄武-3”巡航导弹。有人将其称之为“世界上独一无二能发射弹道导弹的常规潜艇”。“安武”号到底有多强?能发射弹道导弹这一独特的功能,能使之成为韩国海军的“大杀器”吗?
    KSS-Ⅲ和“安武”号
        韩国于2007年启动“第三代韩国潜艇计划项目(KSS-Ⅲ)”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本土技术在2023年之前建造三艘3000吨级别的柴电潜艇。通过KSS-Ⅲ项目,韩国成为了继联合国五常、印度、朝鲜之后第八个装备弹道导弹潜艇的国家,而这也是韩国装备的第一批3000吨以上的潜艇。
        此次下水的“安武”号潜艇的长度为83.3米,宽度为9.6米,吃水深度为7.62米。该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3358吨,水下排水量为3750吨。它将能够容纳50名艇员。水下最大航速为20节,续航力长达10000海里,依托其搭载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系统,“安武”能在水下隐蔽50天之久。
    并非独一无二
        严格从历史角度来看,“世界上独一无二能发射弹道导弹的常规潜艇”其实是言过其实了,并不准确。世界上能够发射弹道导弹的常规潜艇,最早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建造的629型高尔夫级常规潜艇。后来朝鲜借鉴了高尔夫级潜艇的部分技术,研发出了颇为神秘的新浦级常规潜艇,也具备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但一般认为新浦级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发射“北极星”系列潜射核导弹,是一种战略级武器。而“安武”号发射的“玄武”-2,从射程上看仍小于1000千米,属于近程战术弹道导弹。
        当然,仅从纸面角度看,能够搭载发射弹道导弹,将极大增强“安武”号常规潜艇的攻击力,毕竟目前世界上具备对陆攻击能力的常规潜艇,发射的都是巡航导弹。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相比,飞行速度慢、高度低,易被拦截,威慑力不可同日而语。
    新功能更多是“摆设”
        韩国为什么要在新一代常规潜艇上集成“垂发弹道导弹”的功能?唯一站得住的解释无非是“对标”北方的宿敌朝鲜,因为朝鲜自建造了新浦级常规潜艇以来,已经具备了海基弹道导弹作战能力,被认为是对韩国的一个巨大的“威胁”。本着“对等威慑”原则,韩国觉得“我也得有弹道导弹潜艇,也要建设海基导弹发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抵消”朝鲜潜艇的不对称优势。
        然而从实际技术和应用角度来看,朝鲜之所以建造新浦级,是为了搭载核武器,是为了形成海基核威慑力量,其发射的“北极星”导弹不但可能搭载核弹头,而且从最新公布的“北极星”潜射导弹来看,已经具备了较远的射程,也就是说,具备了实际的威慑能力。而反观韩国,“安武”号不能搭载核弹头,没有战略威慑能力。如果将弹道导弹用于常规打击,无论精度还是投射距离,韩国军队的武器库里有的是比“安武”号潜艇的潜射型“玄武”-2导弹好得多的选择。
        从实际军事应用角度来看,“安武”号弹道导弹常规潜艇,更多是一种“鸡肋”武器,实战价值十分有限。要远程打击朝军纵深目标,无论是海上的世宗大王级导弹驱逐舰、空中的F-15K战斗机,还是陆地上的陆基战术导弹,都是更有效,且火力持续性强得多的选择。
        “安武”号的研制,更多的是与北方的宿敌进行一种“军备竞赛”和直接比拼,起到的是安慰和说服本国民众的效果——不要担心北面的弹道导弹潜艇,我们也有这样的潜艇,且更先进。当然,从军工产业的角度来看,虽然“安武”号大部分主要子系统和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和集成,但毕竟使得韩国取得了“水下潜射弹道导弹”这一技术突破。这应该才是韩国研制该型潜艇所取得的最值得称道的成果。(据《兵工科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