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一帆
12月4日,印度外交部召见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并对其发出外交照会,抗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干涉印度内政”,称其言行不可接受。
最近颇不安分的加拿大怎么“招惹”到印度了?这一切还要从印度总理莫迪的眼前麻烦事说起。
印度农民“揭竿而起”
现在,印度最大的国内新闻是什么?不是新冠疫情,而是农民“起义”。
从11月底开始,印度全境各地的农民掀起了名为“向德里进军”的抗议运动,把数月来的抗议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据印媒报道,警方估计仅仅是新德里周边的两个邦就有30万名农民进入新德里。
目前,数十万农民及其支持者已经占据新德里的街头,并切断了首都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尽管莫迪政府派出防暴警察予以驱散,甚至还在全国“预防性地”逮捕了100多位农民运动组织者,但农民们毫不退缩。
面对防暴警察的高压水炮、催泪弹和路障,农民们在拖拉机的掩护下突破重重封锁进入首都;面对缺水少粮的困境,不少抗议者备足了干粮,誓要坚持到莫迪让步。
他们焚烧莫迪的画像和塑像,高喊打倒莫迪的口号。除了“联合农民阵线”“全印度农民斗争协调委员会”等抗议团体活跃在一线,不少农民还在印度共产党农民阵线的组织下挥舞起了象征着工农联合的镰刀锤子旗。
莫迪改革伤害农民
经济严重停滞,疫情依然严重,这些农民为何置健康与安全于不顾而坚持抗争呢?这一切全拜莫迪政府推动的三项农业改革法案所赐,由印度议会上院于9月审议通过,该农业法案引发广泛争议。
农业是莫迪改革的重要领域。印度有一半以上人口靠农业生存,但印度农业技术落后、资金有限,市场竞争力低下,只能依靠政府统购统销的经济模式和高额财政补贴进行低效但可以保底的运转。同时,印度土地分配严重失衡,68%农民拥有的耕地不到1公顷土地,民生艰难,而这又削弱了他们承受改革“阵痛”的能力和意愿。
意欲振兴“印度制造”的莫迪十分清楚现有农业模式对工业化的阻碍,因此莫迪在陆续为农民提供一些补贴后,开始图谋废除原有的经济体系。其中的关键,就是改革原有的统购统销模式,不再保证最低价格的底线,并把农民直接推向资本与企业。
改革法案目的是,将农业产品的收购交给市场,国家逐渐淡出重要农产品的主要收购渠道角色。莫迪政府希望农业的生产和销售由农民直接与企业交易,从而推动印度农业生产市场化,帮助印度实现农业现代化。莫迪政府认为,农民将从中受益。
但是,这些新法案让庞大的印度农民群体担忧不已,一些农民组织甚至称这是“反农民法案”。他们担心新法案将最终导致政府取消农作物的“最低支持价格”保障,担心小农户将陷入困境,因为没有企业希望与他们做交易,最终他们将陷入任由大公司摆布的境地并深陷债务危机。
尽管莫迪表示这一改革可以给印度农民带去巨大的利润,让农民有向更高出价者销售农产品的自由。但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接受这种说法,认为莫迪是在帮助大型企业和资本力量摧毁印度农业,让农民在大企业面前彻底沦为资本的附庸,失去土地和自由。
事实上,印度农民对于市场化一直是不信任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印度的农民基本都是小农户,他们的收入也非常少,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印度许多农业家庭的年收入仅为20000卢比(约合1769元人民币)。也因此,印度农民经常会因为农作物歉收、农产品价格过低陷入债务之中。这也是此次印度农民如此坚决地反对农业法改革的原因之一。
加方干涉引发不满
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抗争,莫迪政府不得不开启谈判。
12月1日,印度政府开始与农民运动的领袖进行谈判。虽然莫迪被迫做出一定的妥协,尤其是承诺“最低支持价格”体系不变,但农民代表们坚持要政府废除上述三项改革法案。
到了12月4日,农民代表向莫迪政府发出“通牒”。对此,印度政府已表示,愿意对印度农民的一些关切做出调整,包括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注册、允许农民提起民事诉讼以解决交易纠纷等。印度农业和农民福利部部长托马尔甚至直言政府“没了尊严”。但农民代表仍拒绝政府提供的食物,以此展现自己强硬的态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首先坐不住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日前表示,他对印度政府应对农民抗争的方式“表示担忧”,加拿大将“捍卫农民们和平抗议的权利”。此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也有政界人士批评莫迪政府的应对方式。
特鲁多此举引发印度政府强烈不满。印度外交部4日召见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并对其发出外交照会,明确点名,称加方一些政要的举动是“不可接受的干涉内政”。印度还警告加拿大,如果继续干涉将“对两国双边关系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特鲁多是真的关切数亿印度农民的遭遇吗?据《卫报》报道,这主要和印度的锡克教有关。锡克教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个神教,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这个宗教和印度教之间存在长期的冲突,印度方面一直担心锡克教徒将寻求独立建国。印度裔移民是加拿大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锡克教信徒占比很高,而且在政坛非常活跃。锡克教与印度教在历史上恩怨颇深,而莫迪却又坚决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媒指出,特鲁多内阁的锡克教成员甚至比莫迪内阁的锡克教成员还多。在特鲁多表态前,支持锡克教徒的加拿大国防部长就曾谴责印方对农民抗议的处理。因此,特鲁多明面上支持印度农民,捍卫他们的人权,实则是讨好国内政坛。2018年特鲁多访问印度时,就曾因为锡克教的问题备受冷落,他希望强化和印度的贸易投资关系也被莫迪政府忽略。
民选的莫迪试图“劫掠”贫苦的农民,民选的特鲁多又把莫迪当作讨好本国选民的“祭品”。(据《新民晚报》)